熱帶氣旋的「迅速增強」
熱帶氣旋的「迅速增強」
黃詩華、呂旭昇
2025年6月
在香港天文台的熱帶氣旋報告中,有時候會提到「迅速增強」這一描述,究竟什麼是「迅速增強」?
首先,天文台採用熱帶氣旋中心附近的最高10分鐘平均持續風速,將強度由弱至強劃分為六個等級[1]: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及超強颱風。
根據德沃夏克(D'vorak)衛星雲圖分析法[2]的氣候平均模型,熱帶氣旋的平均增強速率約為每天「T指數」增加1.0。假設一個低壓區在第一天發展為熱帶低氣壓(T指數約1.5),平均而言它會在第二天增強至接近熱帶風暴強度(T指數約2.5),在第三天發展成強烈熱帶風暴(T指數約3.5),如此類推。
如果熱帶氣旋的增強速率比平均為快的話,熱帶氣旋便可能在「迅速增強」了。但現時學術界或各地氣象中心對「迅速增強」沒有一個統一或嚴格指標,而其中一個較為常用的指標為:在24小時內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增加至少每小時55公里。
以2024年9月影響香港的超強颱風摩羯[3]為例,摩羯在9月3日進入南海北部時對流雲團結構還較為鬆散, 但其後在非常溫暖的海水[4]加上微弱的垂直風切變[5]等有利條件下,摩羯由強烈熱帶風暴迅速增強為超強颱風,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在24小時內(9月4日上午5時至9月5日上午5時)由每小時110公里顯著上升至每小時205公里,增幅達每小時95公里(見表一)。
日期時間 (香港時間) |
2024年9月3日 上午5時 |
2024年9月4日 上午5時 |
2024年9月5日 上午5時 |
---|---|---|---|
強對流 衛星雲圖 |
![]() |
![]() |
![]() |
強度 | 熱帶風暴 | 強烈熱帶風暴 | 超強颱風 |
估計中心附近 最高持續風速 |
每小時75公里 | 每小時110公里 | 每小時205公里 |
表一 2024年9月3日上午5時至9月5日上午5時摩羯的強對流衛星雲圖和強度比較。圖中的底圖是紅外光衛星圖像,雲頂較高的雲團會以較亮白的顏色顯示,而受強對流天氣影響的區域以紅色顯示。〔衛星雲圖接收自日本氣象廳的向日葵9號衛星。〕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表的《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第一工作組報告《氣候變化2021:自然科學基礎》[6],全球熱帶氣旋迅速增強的事件可能(likely)在過去40年有所增加,這個變化不能僅以內在變率作解釋(中信度;medium confidence)。有關全球氣候變化對熱帶氣旋的影響可參考天文台網頁。
參考資料:
[1] 熱帶氣旋分類。
[2]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Analysis Using Satellite Data(只有英文)。
[3] 超強颱風摩羯(2411)的報告。
[4] 為何熱帶氣旋總是在攝氏26度或以上的海面上形成?
[5] 垂直風切變怎樣影響熱帶氣旋的發展?
[6]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hapter 11.7.1(只有英文)。
[1] 熱帶氣旋分類。
[2]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Analysis Using Satellite Data(只有英文)。
[3] 超強颱風摩羯(2411)的報告。
[4] 為何熱帶氣旋總是在攝氏26度或以上的海面上形成?
[5] 垂直風切變怎樣影響熱帶氣旋的發展?
[6]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hapter 11.7.1(只有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