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台风荷贝, 1979



台风荷贝
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三日

摘录自天文台刊物《一九七九年气象资料第三册(热带气旋摘要)》
(鸣谢戴世材先生协助翻译中文版)

台风荷贝的路径图

        
        台风荷贝是继一九七一年台风露丝以来对香港造成最严重破坏的台风。它在8月2日迅速横过新界,导致12人死亡,260人受伤。最高阵风普遍达每小时100海浬,而高地之最高阵风更达每小时130海浬。鹤咀、大老山及赤鱲角分别录得最高阵风达每小时130、123及111海浬。九龙天星码头录得之最高阵风为每小时108海浬,是自一九七一年台风露丝袭港以来在维港内的最高阵风记录。皇家香港天文台录得的最低瞬时海平面气压为961.6毫巴,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二低(最低之记录为953.2毫巴,于一九六二年台风温黛袭港时录得),亦破了8月份的最低海平面气压记录(之前的记录为968.6毫巴,于一九六八年台风雪丽袭港时录得)。幸好荷贝是一个移动迅速的台风,否则以其威力,如在袭港期间移动缓慢,可能会造成更多伤亡和破坏。
        
        荷贝始于七月二十五日在关岛以南约180海里的一个弱热带扰动。它在其后一天向西移动,之后两天则转向西北移动,期间并无显著增强,最高持续风力只约为每小时20海浬。七月二十八日早上,它已移至关岛之西北偏西约420海里,并增强为热带低气压。至七月二十九日凌晨,它已增强为一热带风暴,并被命名为「荷贝」,以时速5海浬向西移动。它在日间以时速7海浬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七月二十九日下午6时20分,侦察机录得其最低海平面气压为972毫巴,最高持续风力约每小时70海浬。荷贝于七月三十日转向西北方向移动,并增强为台风。当日上午9时正接收到的卫星图片显示,荷贝具有直径约120海浬的圆形密云区,其中心东南方的螺旋云带尤其活跃(图二)。
        
        荷贝之后逐渐加速,至翌日清晨其移动速度已增至每小时14海浬。七月三十一日上午7时25分,侦察机录得其最低海平面气压已降至926毫巴,最高持续风力约每小时85海浬。七月三十一日上午9时正,荷贝集结在马尼拉之东北约530海里,其密云区已扩大至直径约180海里(图三)。荷贝中心附近的螺旋云带分布变得较为平均,其环流复盖约600海里直径的范围,风眼清晰可见。当日日间荷贝继续以平均时速约16海浬向西北方向移动,并迅速增强。至七月三十一日晚上9时,其最高持续风力已增强至每小时130海浬。
        
       八月一日上午6时48分,侦察机录得荷具中心附近的最高持续风力达每小时140海浬,最低海平面气压估计为902毫巴。上午9时正皇家香港天文台接收到的卫星图片显示,荷贝的密云区直径约为150海里,其中心西南部的螺旋云带愈趋活跃。台风的环流复盖约400海里直径的范围,最高阵风估计约为每小时160海浬。下午1时,荷贝在巴旦15海里范围内掠过,该地录得的最高持续风力为每小时100海浬;一小时后该处录得最低海平面气压950.9毫巴。
        
       荷贝于当天下午最接近台湾,其相关的烈风和大雨为该区带来严重破坏。在台湾东部,有38间房屋倒塌,132间受严重破坏。农地及鱼塘亦遭摧毁,多座桥梁折断。在台湾南部的恒春,500间房屋被淹没,一人死亡。台湾南部其余地区亦广泛水浸。农作物严重受灾。

        荷贝在横过巴斯海峡时,转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并加速至每小时18海浬,进入南海。八月一日下午6时零6分,侦察机录得其最低海平面气压为920毫巴。八月二日上午9时正,卫星图片显示荷贝的密云区已缩小至直径约100海里,但其螺旋云带所复盖的范围并无明显变化(图五)。台风中心附近的最高持续风力估计约为每小时110海浬。荷贝之后向西移动,并进一步加快至时速28海浬,约于下午2时左右到达香港东部。荷贝在横过香港期间,移动减慢至平均时速17海浬。它其后继续向西移动,以时速22海浬的速度横过珠江三角洲及广东南部。澳门只受轻微破坏,公众服务亦只略受影响,并无伤亡报告。荷贝于当晚午夜时分减弱为热带风暴,并转向西南偏西移动。八月三日,荷贝以时速约20海浬掠过东京湾北岸,并于河内以西约110海里消散。

        根据广州一份中文报章报导,荷贝横过广东南部造成灾难性破坏,37个县受灾,约100人罹难或失踪,超过50 000间房屋受严重破坏。多处堤坝被冲断,农地亦受广泛破坏。深圳有两人死亡,20多人受伤,全市因有多条架空电缆被吹倒而停电约两日。广泛地区数以千计树木被连根拔起。

        皇家香港天文台于八月一日下午3时30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当时荷贝集结在香港之东南偏东约420海里,本港吹和缓西至西北风。当本港风势转为清劲,天文台于当晚10时正改挂三号强风信号。翌日清晨5时左右,香港转吹北风,天文台于上午7时正改挂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预警烈风将至。由于受到地形对北风的屏障,当时本港大部分地区的风势并不强烈。八月二日凌晨1时正,皇家香港天文台的雷达影像首次显示荷贝的主要雨带,位于香港之东南偏东约160海里。上午6时左右,雷达首次显示荷贝约10海里直径的细小风眼。雷达在上午九时正清楚显示了荷贝的双重眼壁结构(图六)。

        随著本港转吹西北风,天文台于上午11时正改挂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取代八号东北信号。在其后一小时,风势迅速增强至接近烈风程度,大老山和长洲分别录得每小时73及59海浬的阵风。随著本港转吹西北偏西风,大部分地区开始感受到荷贝的威力,天文台于下午12时35分改挂九号烈风或暴风风力增强信号。下午1时正天文台改挂十号飓风信号,当时荷贝集结在新界以东约25海里。其后一小时本港风势非常迅速地增强,达至飓风程度。天星码头、皇家香港天文台、横澜岛及大老山分别录得每小时90、94、106及105海浬的阵风。雷达显示台风中心60海里范围内有强降雨回波(图七)。

        荷贝的中心于下午2时左右掠过大鹏湾。在印洲塘、大埔滘及中文大学,约有20分钟时间天色明朗及无风。荷贝的风眼约下午3时移近大帽山。下午2时至3时期间,天星码头、横澜岛、大老山及赤鱲角分别录得每小时108、107、123及110海浬的阵风。荷贝以每小时17海浬的移动速度横过新界,于下午3时30分左右移近屯门。荷贝的风眼掠过时,石岗、元朗、洪水桥、屯门、深井及荃湾有市民报告有大约15分钟时间天色明朗及无风,亦有市民报告在风眼中看到蓝天。当荷贝掠过本港西部期间,其最低海平面气压估计为950毫巴。下午3时至4时,在荷贝中心南面的地区由吹西南风逐渐转吹南风。赤鱲角、横澜岛及长洲分别录得每小时111、102及100海浬的阵风。在风眼过后,所有气象站都录得海平面气压急速上升。本港的风势亦减弱至飓风程度以下。下午4时45分,天文台除下十号飓风信号,改挂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其后数小时,本港持续吹南至东南烈风。随著荷贝逐渐远离本港,天文台于下午8时零5分除下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改挂三号强风信号。当晚本港仍普遍吹强风,至八月三日早上风势缓和。天文台于当日上午5时30分除下三号强风信号,当时荷贝集结在香港以西约270海里。
        各站录得的最低平均海平面气压如下:
最低平均海平面气压(毫巴)
赤鱲角
957.9
京士柏
958.1
香港机场
960.1
皇家香港天文台
961.6
横澜岛
964.1
长洲
967.9
地点
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
(海浬每小时)及风向
最高阵风
(海浬每小时)及风向
*皇家香港天文台
西
38
西
94
*香港机场(西北)
西南偏南
41
西
88
*横澜岛
西南
78
西南
107
*大老山
60
西北偏西
123
*长洲
西南偏南
62
西南偏西
100
天星码头
西北
70
西北
108
青洲
西
56
西
90
*尖鼻咀
72
101
大澳
西
34
西
47
*青山
-
52
-
93
赤鱲角
-
80
-
111
*鹤园
西北偏西
40
西南偏西
84
*青衣
-
45
-
86
赤柱
西北
80
西北
116
鹤咀
-
100
-
130
鲤鱼门
西
60
西
92
又一村
西
44
西
87
九龙仔
西
44
西
90
    
        *配备Dines压管风速计(Dines pressure-tube anemographs)。如需高精确度的估算,应调整风速以补偿空气密度的变化。
      八月一日,本港天晴炎热,皇家香港天文台录得最高气温32.1度。翌日早上转为多云及有几阵轻微骤雨,中午左右雨势转大。当荷贝横过新界时有狂风大骤雨,下午2时至3时雨势最大,皇家香港天文台录得82.1毫米雨量。狂风大骤雨一直持续至下午7时。晚间骤雨减弱及较为疏落。翌日仍然多云及间中有大骤雨。八月一至四日期间,各站录得的日雨量如下:
  皇家香港天文台 长洲 大老山
八月一日
八月二日
208.8 毫米
81.4 毫米
77.8 毫米
八月三日
26.2 毫米
17.1 毫米
27.0 毫米
八月四日
52.4 毫米
41.5 毫米
37.5 毫米
总雨量
287.4 毫米
140.0 毫米
142.3 毫米

        荷贝是一九七一年台风露丝以来引致死亡人数最多的台风,有12人罹难,260人受伤,当中94人需要留院。约2 000人需要入住政府临时庇护中心。53间寮屋倒塌,796人无家可归。

        台风肆虐期间,港内有11宗撞船事件,共涉及18艘船只。九艘的船缆与浮标分离,另外两艘搁浅。一艘10 300吨级希腊注册轮船「Argonaut」号撞向天星码头后于九龙公众码头搁浅。

        一艘巴拿马轮船「New Ming Ren」号于新界大榄涌搁浅。一艘难民船「Huey Fong」号于大屿山东北部大青洲搁浅。英国皇家海军舰「Beachampton」号在避风塘被一艘漂流中的3 500吨级轮船撞击受损。

        多艘小船受到严重破坏。27艘游艇沉没,另外69艘受损。85艘住家艇沉没,另外30艘损毁。渔船或其他种类的小艇方面,有56艘沉没,108艘损毁。

        多人因房屋受损而须撤离。其中最严重为大埔区,有40间寮屋受破坏。在大坑,有150人因其所住之寮屋屋顶被吹走而须疏散。上环两座两层高的楼房及牛头角25间寮屋,因有倒塌危险,其住客均须疏散。庙街有三间天台木屋被吹倒。湾仔及石澳村的木屋区在荷贝袭港期间发生火灾,共约100名市民痛失家园。

        港岛及九龙均有多宗山泥倾泻,但并不严重。筲箕湾两间木屋在一宗山泥倾泻中倒塌,但无人受伤。爱民邨亦发生轻微山泥倾泻,有轻微损毁。荃湾及舂坎角路分别有200个寮屋居民及60人因山泥倾泻而须疏散。多条道路因塌树及杂物堕下而受阻。

        大埔滘潮汐测量站于下午2时30分录得海平面高度为0.9米,下午4时30分已急速上升至最高的4.3米。大埔林村河附近的田心村严重水浸,三人死亡。新界广泛地区水浸,大埔墟及沙田尤为严重。市区亦有多处水浸。


        荷贝袭港期间,香港各地录得的最高潮位及最大风暴潮如下:

地点
最高潮位
(海图基准面以上)
最大风暴潮
(天文潮高度以上)
高度 (米)
日期/月份
时间
高度 (米)
日期/月份
时间
北角
2.7
2/8
4:30 p.m.
1.5
2/8
4:15 p.m.
大埔滘
4.3
2/8
4.30 p.m.
3.2
2/8
4:30 p.m.
芝麻湾(大屿山)
2.7
2/8
3:45 p.m.
1.5
2/8
3:45 p.m.

        台风肆虐期间,所有公共及其他交通完全停顿。五条藏于维港海底的电话电缆被船只拖锚时损毁,电话通讯因而受阻,约19 000条线路失灵。新界广泛地区电力中断。香港其他地区亦出现停电。

        新界有约百分之75的蔬菜、花卉及果树严重受灾。全港多处地方有树木受损。一项调查显示,台风荷贝共摧毁了超过19 000棵果树、1 200公顷菜田、140公顷花圃及超过3 500盆花卉。大约113 000头牲畜死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包括元朗、屯门、屏山、厦村、新田、锦田、八乡及十八乡。大埔、西贡及荃湾亦有损毁。超过7 700名农民登记要求受灾赔偿。
        油麻地一个危险品货仓被大浪冲毁,270罐致命的氰化物跌落维港。
备注:
(i)
皇家香港天文台是香港天文台在1912年至1997年6月30日期间的名称
(ii)
单位转换 -
1 海浬约为 1.852 公里每小时 (km/h)
1 海里约为1.852 公里 (km)
1 毫巴 = 1 百帕斯卡 (hPa)
(iii)
香港的热带气旋警告系统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年份
1956 - 1972
1
3
5
6
7
8
9
10
1973 以后
1
3
8西北
8西南
8东北
8东南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