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超強颱風杜蘇芮

星期五, 2023年7月28日

杜蘇芮還在菲律賓以東時,我們在天氣隨筆《天氣系統扭計骰——對杜蘇芮路徑的影響》提到,當時各電腦模式顯示杜蘇芮的路徑有不確定性,並分析了三個可能的路徑情境。最終杜蘇芮進入南海東北部後以偏北路徑靠近中國東南沿岸,於香港以東約500公里掠過,在福建晉江市沿岸登陸。

杜蘇芮在7月26日下午以超強颱風的強度進入香港800公里範圍,天文台在當晚8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並預料杜蘇芮會在香港的東面登陸,香港會吹偏北或西北風,由於受地形屏蔽,本港普遍吹強風的機會較低(圖一)。然而,即使熱帶氣旋距離較遠,香港天氣未有明顯轉壞,但熱帶氣旋捲起的海浪可能已傳到沿岸,湧浪的危險不容忽視。當湧浪進入淺水區或沿岸時,可能出其不意地翻起大浪,對岸邊的人構成威脅。

圖一:熱帶氣旋「東登」或「西登」對香港的不同影響

圖一:熱帶氣旋「東登」或「西登」對香港的不同影響

受杜蘇芮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本港7月27日極端酷熱。天文台總部下午氣溫升至36.1度,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7月的最高氣溫。上水、元朗、濕地公園更達38度或以上。將軍澳、黃大仙、赤柱等亦是歷來7月最熱(圖二)。

圖二:7月27日本港極端酷熱

圖二:7月27日本港極端酷熱


高溫觸發的驟雨和狂風雷暴在7月27日晚上影響香港(圖三上),長洲、青洲、西貢、大美督、塔門及橫瀾島曾錄得強風(圖三下)。

圖三:(上)7月27日晚上6時30分至8時的雷達圖;(下)一號戒備信號生效期間本港曾錄得強風的位置

圖三:(上)7月27日晚上6時30分至8時的雷達圖;(下)一號戒備信號生效期間本港曾錄得強風的位置

從雷達圖像可見,杜蘇芮橫過南海東北部時曾發展出雙重眼壁結構(圖四),這通常出現在較成熟的熱帶氣旋。當熱帶氣旋出現這結構時,它們處於「眼壁更替週期」:新的眼壁發展,替代當時的舊眼壁。週期開始時一個環型的密集對流區首先在眼壁外發展,繼而向內移動,以至出現雙重眼壁結構。其後內眼壁最終消散,外眼壁則增強並向內移動,這眼壁更替過程一般會維持約一至兩日。

圖四:杜蘇芮7月27日晚上11時54分的雷達圖像(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雷達氣象中心)

圖四:杜蘇芮7月27日晚上11時54分的雷達圖像(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雷達氣象中心)

7月28日早上,杜蘇芮在福建晉江市沿岸登陸,並將移入內陸及逐步減弱。預料受隨後的西南氣流影響,本港星期六間中有驟雨及狂風雷暴,雨勢有時較大。

當值預報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