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
霧 | |
2006年3月6日 | |
![]() |
受到潮濕的海洋氣流影響,珠三角及鄰近海域在2006年3月6日被濃霧籠罩。當晚香港風勢微弱,赤鱲角的能見度下降至200米。衛星圖像顯香港及附近地區出現霧(紅色)的蹤影。 |
拍攝時間─2006年3月6日下午10時52分 這幅是EOS TERRA衛星所拍攝到的圖像,是由第20,31及32頻道所合成的,不同頻道會分別被配上不同的顏色以突顯有趣的現象。圖中可見霧(紅色,質感較柔和)及雲(白色)。 如欲了解更多,請參看附註。 |
霧 | |
2006年2月15日 | |
![]() |
2006年2月15日晚上,廣東風勢普遍微弱,沿岸地區受到霧的覆蓋,引致該區能見度較低。在香港,橫瀾島的能見度只有200米。當時澳門的能見度為6公里,而兩小時後下降至500米。衛星圖像顯示霧(紅色)正徘徊在廣東沿岸地區。 |
拍攝時間─2006年2月15日下午10時21分
這幅是EOS TERRA衛星所拍攝到的圖像,是由第20,31及32頻道所合成的,不同頻道會分別被配上不同的顏色以突顯有趣的現象。圖中可見霧(紅色,質感較柔和)及雲(白色)。 如欲了解更多,請參看附註。 |
霧 | |
2006年1月12-13日 | |
![]() |
這個案顯示氣象衛星怎樣在日間和夜間觀測霧。 在2006年1月12日的晚上,中國東南沿岸及相鄰海域大範圍出現霧。晚間拍攝到的衛星影像經過特別處理後,展示霧的位置。從衛星圖像可見,霧被顯示成紅色,方便區別其他種類的雲(白色)。 當晚及第二天早上該團霧向西飄移,影響汕頭,引致該區的能見度下降至400米。 |
拍攝時間─2006年1月12日下午10時33分 這幅是EOS TERRA衛星所拍攝到的圖像,是由第20,31及32頻道所合成的,不同頻道會分別被配上不同的顏色以突顯有趣的現象。圖中可見霧(紅色,質感較柔和)及雲(白色)。 如欲了解更多,請參看附註。 | |
![]() |
第二天(2006年1月13日)下午初段時間,該團霧移至香港以東的海域上。日間的真彩圖像(如肉眼從太空上觀看到的景像)顯示該團霧為白色而質感較柔和。 |
拍攝時間─2006年1月13日下午1時49分 這幅是EOS AQUA衛星所拍攝到的真彩圖像,是由第1、3及4頻道所合成的。圖中可見霧為白色而質感較柔和。 如欲了解更多,請參看附註。 |
霧 | |
2002年1月17日 | |
![]() |
2002年1月17日,廣泛的濃霧籠罩著廣東沿岸,香港的能見度下降至500米以下。在衛星圖像中,濃霧呈淡紅色。 |
拍攝時間─2002年1月17日上午3時10分 這幅是NOAA-16衛星所拍攝到的圖像,是由第3B,4及5頻道所合成的,不同頻道會分別被配上不同的顏色以突顯有趣的現象。圖中可見霧(紅色,質感較柔和)及雲(白色)。 如欲了解更多,請參看附註。 | |
![]() |
濃霧在日間逐漸消散,然而,直至下午沿岸地區仍有幾陣霧,這幾陣霧呈現為淡黃色。 |
拍攝時間─2002年1月17日下午2時27分 這幅是NOAA-16衛星所拍攝到的圖像,是由第1,2及4頻道所合成的,不同頻道會分別被配上不同的顏色以突顯有趣的現象。圖中可見低層雲/霧(淡黃色)及雲(白色)。 如欲了解更多,請參看附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