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農曆年的干支交替

星期四, 2018年2月15日

今年公曆2018年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立春落在2月4日,而正月初一則在2月16日。我們最近收到不少市民查詢,農曆年的干支是否應該在立春後由「丁酉」轉為「戊戌」呢?

香港天文台作為編算曆法的官方機構,一直以正月初一香港標準時間零時零分作為農曆年的干支交替時刻。官方所指的農曆年長度,大約是農曆月長度的12倍(平年)或13倍(閏年),而農曆月長度是根據月球運行規律而定的,與根據地球環繞太陽運行規律而定的立春點沒有直接關係。

翻查中國歷史,早於《史記‧天官書》已有記載:「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日,四時之始也。」大意是正月初一是官方一年的首日,而立春是四季的開始。北宋時期的著名科學家沈括曾經創立以節氣編算的純陽曆曆法「十二氣曆」,可是一直不為官方所採用。

百年來社會普遍採用公曆,官方鮮有就農曆標準作出詳細指引,民間多數按照自己的需要及喜好而編印曆書,例如部份星相命理愛好者,主張以過立春點為年份的干支交替。此外,編算曆法所需的天文公式不斷改良及更正,但部分民間繼續沿用過時的天文算法或舊版官曆,導致出現不同的版本(參見《今年 (2013 年) 的端午節究竟在哪天 ?》),對使用者造成混亂。

直到2017年5月12日,中國政府發布標準文件《農曆的編算和頒行》,內裡提及農曆年的起始定義及其他編算法則,與香港天文台數十年來編製的《香港天文台年曆》及《香港天文台月曆》所沿用的法則一致。

戊戌狗年即將來臨,在此祝願大家新春如意,健康平安!

黃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