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系統扭計骰之熱帶氣旋路徑
天氣系統扭計骰之熱帶氣旋路徑
羅曉輝、鄧志傑
2023年12月
五月至十一月是本港的風季。那麼在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之中,為何一些會移近香港,一些會轉向北呢?
熱帶氣旋的路徑受很多不同因素影響,移近香港與否,需天氣系統間相互配合。當中引導氣流是決定熱帶氣旋如何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引導氣流一般可以用某高度的風場或由多層高空風的平均風場代表。
影響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路徑的路徑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天氣系統:
(1) 副熱帶高壓脊(簡稱副高):位於副熱帶地區,覆蓋範圍最大。
(2) 西風槽:處於中緯度的西風帶之中的擾動,覆蓋範圍較小。
(3) 季風槽:延伸自熱帶輻合帶,在東南亞地區的季風槽的覆蓋範圍介乎在副高和西風槽之間。
(1) 副熱帶高壓脊(簡稱副高):位於副熱帶地區,覆蓋範圍最大。
(2) 西風槽:處於中緯度的西風帶之中的擾動,覆蓋範圍較小。
(3) 季風槽:延伸自熱帶輻合帶,在東南亞地區的季風槽的覆蓋範圍介乎在副高和西風槽之間。
一般而言,副高引導熱帶氣旋沿著其外圍移動。若果副高的覆蓋範圍偏東,熱帶氣旋會在西北太平洋上轉向,移向日本一帶。相反,若果副高覆蓋至華東地區,熱帶氣旋則有機會進入南海(圖一的概念模型1)。然而,副高的強度、位置及形態等會受其他天氣系統影響。如果有深的西風槽移近副高的西北側,副高可能會受打擊,分裂成東西兩個單體,令熱帶氣旋轉向北[1](圖一的概念模型2)。另一方面,季風槽也會影響熱帶氣旋路徑,如果季風槽較強,向東延伸並與熱帶氣旋組成一個大型低壓環流,副高的形態便會變成南北向[2],熱帶氣旋可能會在較東位置轉為偏北方向移動(圖一的概念模型3)。
值得一提的是熱帶氣旋路徑變化多樣,有時還會打圈、急轉(如2018年的貝碧嘉、山神,2020年的黃蜂),上述概念模型只是一個參考。預報員還要綜合實測、經驗和數值天氣模式的結果,來預測充滿挑戰的熱帶氣旋路徑。

圖一 三種熱帶氣旋路徑的概念模型。
參考資料:
[1] 為何熱帶氣旋會轉向?|香港天文台(HKO)|教育資源
[2] Carr III, L.E. and Elsberry, R.L., 1995. Monsoonal interactions leading to sudden tropical cyclone track changes.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23(2), pp.265-290. (只以英文發表)
[1] 為何熱帶氣旋會轉向?|香港天文台(HKO)|教育資源
[2] Carr III, L.E. and Elsberry, R.L., 1995. Monsoonal interactions leading to sudden tropical cyclone track changes.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23(2), pp.265-290. (只以英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