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原子中的幽靈─α輻射

原子中的幽靈─α輻射

張世傑
2010年9月

這篇文章是關於電離輻射如何由放射性衰變中產生出來,如果你想知道有關電離輻射的介紹,請參考香港天文台有關網頁
α衰變是一些較重(即擁有較大原子數)的原子核透過放射一個α粒子,變成較輕(即擁有較小原子數)原子核的分裂過程。被放射出來的α粒子(或α輻射)是一 個擁有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的氦-4原子核。在地球大氣中的氦幾乎全部都是由一些較重的放射性核素如鈾-238和釷-234,在α衰變中放射出來的副產物。 原子核中有兩種自然力和α衰變有關。 第一種力是α粒子內的質子和原子核內其餘的質子之間的電磁排斥力,它是使原子核變得不穩定的原因。第二種力是將核子(包括質子和中子)限制在細小核心的 『強』吸引力1。這兩種力之間的平衡構成了一個井形的核子屏障,禁止α粒子離開原子核,就像一道牢不可破 的堅固牆壁(見下圖)。
在一般情形下,一個α粒子是沒有足夠的能量越過核屏障的。但是難題就來了如果α粒子不能越過屏障,為何它能夠在α衰變中從原子核中逃脫出來呢?這個問題 是由理論物理學家喬治‧伽莫夫(George Gamow)在1929年利用量子理論解決的,答案就是α粒子能夠穿越牆壁!原來在微觀世界中,粒子是能夠穿透屏障的。這個奇異的現象稱為量子穿隧效應 2,它發生的機會率雖然極小,但卻不等如零!由於原子核內的α粒子不斷以高頻率撞擊核屏 障,它最終都能夠逃離原子核。雖然穿隧的機會率很小,但是我們並不 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才能觀測到一次放射性衰變。這是因為在小量的放射性物質內,已經有數量龐大的放射性核素。舉例來說,每毫克的鈾-238物質內包含了 大約2.5x1018個原子核,所以平均每秒鐘便有4億個原子核發生分裂!
1
圖︰一個被囚禁的α粒子會不斷撞擊核屏障的牆壁。由於α粒子穿透屏障的機會率不等於零,所以它最終都會逃離原子核。
註:
[1] 這裡的『強』吸引力所指的是強核力,是自然界四種基礎力之中最強的。在原子核中 它比電磁力強60倍,但是它的有效範圍也短很多。
[2] 量子穿隧效應跟粒子的波動性質有關。根據量子力學,在任何區域內找到某個粒子的機會率,是與這個粒子的波幅的平 方在這個區域內的積分成正比。由於原子核內 的α粒子的量子波延伸到屏障外的區域,所以在外面找到它的機會率並不等於零。
參考資料:
[1] "Alpha decay",維基百科。
[2] "The New Quantum Universe", by T. Hey and P. Walt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 "Introductory Nuclear Physics", by K.S. Krane, Wiley, 1987.
[4] "Introduction to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by A. Das and T. Ferbel, John Wiley and Sons,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