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藉飛行體驗提升航空氣象服務

藉飛行體驗提升航空氣象服務

陳恩進、王德勤
2024年3月

香港天文台自2005年起派遣員工參與由航空公司安排在機艙駕駛室內體驗實際飛行,讓從事航空氣象服務的同事在過程中與機師及機組人員接觸並進行交流。由於疫情關係,體驗飛行的安排暫停了數年。至2023年10月,在得到香港國泰航空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新一輪的體驗飛行再次舉行,安排直至2024年1月。
藉著與機師的訪談,天文台同事從中了解到他們在飛行期間如何運用天氣資訊,包括天文台為香港國際機場航班開發的「我的航班天氣」電子飛行包應用程式的實際操作,以及收集他們對天文台現有航空氣象服務和產品的意見,並就未來服務和產品的發展作交流(圖一)。
圖一
圖一   天文台航空氣象顧問陳恩進先生及航空天氣預報員王德勤先生與國泰航空機長Stephen Ahmoye(左側機師座位)及副機長Jeff Yu(右側機師座位)在體驗飛行後於飛機駕駛室留影。
在體驗飛行過程中,天文台同事身處駕駛室內親眼見證機師如何獲取最新的天氣資訊,並對不同天氣狀況作出應對。這使參與同事有深刻的印象及明白到航空氣象服務對航空業界的重要性。高品質的航空氣象資訊能夠讓機師和機組人員在應對惡劣天氣情況時做好準備,從而提升航班的飛行安全之餘,亦確保航空交通運作有秩序和有效率。同事透過親身體驗在飛行中遇到的重要天氣,以及與機師的直接交流,有助提升天文台航空氣象服務的水平。
除了惡劣天氣之外,在飛行路線上還會遇上不同的大氣狀況。因此,途中有機會觀察到各種大氣現象。例如,當飛機經過由液態水滴形成的雲層上空時,若太陽光線的方向配合,可能會見到飛機的影子被交替出現的紅環和藍環所包圍。這種「彩光環」是其中一種容易遇見的大氣光學現象(圖二)。若是在冰點以下的飛行高度遇上,甚至可能是潛在積冰所需要留意的標記。飛行中的各種觀測都有助加深參與同事對航空氣象的認識。
圖二
圖二   2023年11月23日從香港飛往日本福岡的飛行體驗時拍攝得的彩光環照片。
參考資料:
[1] 飛行體驗
[2] 神秘的彩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