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飛機的尾巴

飛機的尾巴

韓啟光
2015年7月

2013年6月的文章(水過鴨背)跟大家介紹過,當鴨子在水中暢泳(或任何物體利用流體的反作用力向前推進)時,其後方會自然留下一連串的波紋(圖一)。飛機在空中遨翔時亦如是。
圖一
圖一   鴨子在水面留下的尾流(筆者攝於芬蘭)
當飛機飛行時,由於翼底的氣壓要比翼面為高(這為飛機提供浮力),位於翼尖的氣壓差會產生渦旋。這些渦旋疊加在一起,便形成一條尾流,在航空界一般稱為「飛機尾流」或「飛機尾渦」。
圖二
圖二   飛機尾流示意圖。左圖為垂直切面(即讀者正面向飛機尾部),右圖為水平切面(即讀者正從高空俯視飛機頂部)。
「飛機尾流」主要由一對呈相反方向旋轉的渦旋組成(圖二)。由於渦旋中隱含強烈湍流及下沉氣流,在同一航道上尾隨的航機必須與前機保持適當的距離(即「飛行間距」),以避免遇上其尾流,影響飛行安全。值得一提,「飛機尾流」在晴空之下一般是不能用肉眼看見的,這與「凝結尾跡」不同(後者主要是由飛機引擎噴出的氣體內的水汽凝結成冰晶而成,因此亦較易看見)。
圖三
圖三   短程激光雷達(左側白色儀器)於香港國際機場的飛機升降滑道附近進行掃描
尾流中的渦旋寬度甚為細小[1],而且在接近地面的大氣中的停留時間往往只有一兩分鐘(或更短)。要有效觀察這些肉眼看不見的氣流,必須借助高時空分辨率的遙感觀測儀器,如短程激光雷達(圖三)。
圖四
圖四   天文台利用短程激光雷達在香港國際機場所測得之飛機尾流。圖中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徑向風速,白線所示位置為尾流渦旋引致之風速變化。
由於一對渦旋以相反方向旋轉,在探測風速的激光雷達圖像上會出現其獨有的特徵,與背景風場迴異。從圖四的平面風速分佈圖看來,就像剛降落的飛機所留下的兩條長長的尾巴呢!
註︰
[1] 尾渦寬度一般與飛機翼展相約。以波音747-400客機為例,翼展約65米,因此左右兩邊渦旋的直徑在接近機身時約為30至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