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是何年?
今夕是何年?
許大偉
2018年4月
今年2月4日立春,友人問:「今夕是何年?」我直覺地回答:「2018年是也」。原來嚴肅一問,背後目的是考考我對中國曆法以天干地支(簡稱干支)紀年的認識。同事黃偉光先生於早前通過《天氣隨筆》向市民介紹了「農曆年的干支交替」[1],大家可以到天文台網頁重溫。筆者在此摘錄重點,並附加一些相關內容。
天干有10個序號,由甲至癸;地支有12個,從子到亥[2]。兩組各自循環排序,一天干配一地支,形成60個干支組合,以甲子為首,癸亥終結,每年賦予一組干支,60年一個循環。
中國以干支紀年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一般情況下,現今社會都不太關注干支紀年的細節,但每次農曆新年將至,這事情都會成為華人圈中的一個熱門話題。以公曆2018年為例,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在2月4日,而正月初一則在2月16日,究竟農曆年的干支是在立春抑或正月初一進行交替呢?
香港天文台作為香港編算曆法的官方機構,素以正月初一香港標準時間零時零分作為農曆年的干支交替時刻。翻查歷史,早於《史記‧天官書》已有記載:「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日,四時之始也。」大意是正月初一是官方一年的首日,而立春為四季之始。
在此,略為介紹農曆系統之中年、月和節氣的關係。根據月球的盈虧,一個農曆月有29或30日,約相當於接連兩次新月或兩次滿月相隔的日數。這些規律屬於陰曆部份,即使沒有先進時計,老百姓也可以觀察月相的變化(即新月->上弦->滿月->下弦->新月)來計算日子。農曆年的週期比較複雜,一個平年有12個月,閏年則有13個月,多出的一個月稱為「閏月」。而二十四節氣則是按照地球環繞太陽公轉的規律所定,屬於陽曆部份,一個週期對應一個「回歸年」,並簡易地劃分了季節,以立春點為春季之首,為古代農耕和日常生活提供指引。明顯地,陰、陽曆兩部份沒有直接關聯,一個「回歸年」也比12個農曆月加起來長,但為了協調兩曆,農曆以冬至過後的第二個農曆月(不計閏月)的朔日為正月初一,即一年之首,並採用十九年七個閏月的安排。
百多年來,社會普遍採用公曆,官方鮮有就農曆標準作出詳細指引。坊間有很多按照各自需要與喜好而編印的曆書,例如部份星相命理愛好者,主張以過立春點為年份的干支交替,與官方曆法明顯不同。中國政府於2017年5月12日發布了標準文件《農曆的編算和頒行》,內裡提及農曆年的起始定義及其他編算法則,與香港天文台沿用的法則一致。為方便市民參考,天文台網頁已提供1901至2100年之間的公曆與農曆日期對照表,網址為
https://www.hko.gov.hk/tc/gts/time/conversion.htm
https://www.hko.gov.hk/tc/gts/time/conversio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