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風王「梅利莎」

星期二, 2025年10月28日

雖然這幾天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活動較為平靜,但在遙遠的北大西洋,另一個風暴「梅利莎」即將肆虐牙買加。

在加勒比海異常溫暖的有利條件下,熱帶氣旋梅利莎(Melissa)於昨晚(香港時間10月27日)迅速增強為最高級別的五級颶風[1],並於今早(香港時間10月28日)達到其最高強度(圖一)。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資料顯示,梅利莎的中心附近最高一分鐘持續風速[2]約每小時280公里,大約相當於十分鐘持續風速約每小時260公里,風力比早前襲港的超強颱風「樺加沙」約每小時230公里更高,成為目前今年全球最強熱帶氣旋。

圖一 香港時間10月28日上午5時30分的GOES-19衛星圖像。梅利莎的結構緊密,風眼渾圓清晰。(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預料,梅利莎會於香港時間今晚至明早以五級颶風的強度正面吹襲牙買加,有機會成為自1851年有記錄以來登陸牙買加的最強風暴,梅利莎破壞性的風力、強降雨及風暴潮會對當地構成嚴重威脅。

近期的研究顯示自1970年代以來,大西洋熱帶氣旋和非常強烈的熱帶氣旋數目有明顯的增加趨勢[3]。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隨着全球暖化持續,溫暖的海洋未來會為風暴提供更多能量,預料全球強熱帶氣旋的比例、熱帶氣旋強度及與熱帶氣旋相關的降雨率將會提升。而全球暖化所引致的海平面上升亦會增加風暴潮的威脅。這意味著將來熱帶氣旋帶來的風險會上升,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應對極端天氣。

註:
[1] 熱帶海洋上產生的氣旋統稱為「熱帶氣旋」,但在不同海洋上也各自有地區性的名稱,例如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而北大西洋的熱帶氣旋則稱為「颶風」。而北大西洋的颶風根據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Saffir-Simpson scale)劃分為一至五級,而五級颶風代表一分鐘持續風速超過每小時 250 公里,足以造成災難性破壞。

[2]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之建議,熱帶氣旋是根據接近中心之最高持續風力加以分類的。香港天文台採用十分鐘平均風速,而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則採用一分鐘平均風速。

[3] 全球氣候變化 - 熱帶氣旋:https://www.hko.gov.hk/tc/climate_change/obs_global_tc.htm

呂旭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