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低氣壓與高壓脊的共同影響
星期一, 2025年8月18日
- 昨日在熱帶低氣壓與高壓脊的共同影響下,本港風勢較大。由於該熱帶低氣壓仍帶有部分季風低壓的特性,其外圍亦屬大風區域,尤其在雨帶經過時,本港部分地區的風力曾短暫達到強風程度。
- 今日華南沿岸及南海北部持續有雷雨發展,天文台在凌晨時分一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
- 預料現時位於關島東南方的低壓區會在未來數日逐漸發展並移向呂宋至台灣一帶,但隨後路徑及強度仍存在變數。
上篇天氣隨筆提及,一個具有季風低壓特性的廣闊低壓區有機會在南海中北部發展成熱帶氣旋,最終該低壓區在過去的星期六(8月16日)晚上增強為熱帶低氣壓,天文台在星期六晚上發出一號戒備信號。
該熱帶低氣壓一直與香港保持600公里或以上距離,大致移向海南島一帶。惟其環流範圍廣闊(圖一),仍帶有部分季風低壓的特性,其外圍亦屬大風區域。同時,一道高壓脊亦覆蓋中國東南部,在熱帶低氣壓與高壓脊的共同影響下,本港風勢較大,尤其在雨帶經過時,昨日(8月17日)部分地區的風力曾短暫達到強風程度。受其外圍雨帶影響,昨日本港多處地區錄得超過20毫米雨量(圖二)。
圖一:8月17日下午2時30分的衛星圖片。當時位於南海中北部的熱帶低氣壓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約為每小時45公里。
圖二:8月17日的本港雨量分佈。
隨著熱帶低氣壓昨晚逐漸遠離本港,移向海南島西部至北部灣一帶,珠江口一帶的風勢逐漸轉為受中國東南部的高壓脊所主導,天文台在昨日晚上8時2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並隨即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
圖三:8月18日0時42分及5時06分的雷達圖像。
雖然熱帶低氣壓已逐漸遠離,但華南沿岸及南海北部今日(8月18日)持續有雷雨發展,天文台在今日凌晨1時15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而到了早上5時,強雨區仍然持續在本港附近及東南面海域發展(圖三),並有移近的趨勢。隨著相關雨帶減弱,天文台在早上6時05分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而驟雨在今日日間繼續影響珠江口一帶。截止今日下午4時,本港多處地區錄得超過70毫米雨量,而離島區及屯門的雨量更超過100毫米(圖四)。
圖四:8月18日截止下午4時的本港雨量分佈。
另一方面,西北太平洋的對流活動仍然活躍(圖五)。位於台灣以東海域的熱帶低氣壓會在未來一兩日大致移向琉球群島至東海一帶。此外,位於關島東南方的低壓區會在未來數日逐漸發展並移向呂宋至台灣一帶,但不同電腦預報模式對該低壓區的發展、移動路徑及速度仍有分歧(圖六),部分模式預測其會在南海發展為較強的熱帶氣旋,亦有部分模式預計其會維持較弱的強度。天文台會繼續密切監測這些低壓系統的發展,市民請繼續留意天文台的最新天氣消息。
圖五:8月18日下午2時30分的衛星雲圖。
圖六:電腦預報模式對位於關島東南方的低壓區的發展及移動仍存在分歧。
范文熙 林銘津 張佳駿
註:
[1] Han, T., Guo, S., Ling, F. et al. Fengwu-ghr: Learning the kilometer-scale medium-range global weather forecasting. arXiv preprint arXiv:2402.0005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