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北部的低壓系統
星期五, 2025年8月15日
- 一道高壓脊會在未來兩三日覆蓋中國東南部,而一個廣闊低壓區會於南海中至北部形成,並逐漸移向海南島至廣東西部沿岸一帶。
- 電腦模式普遍預測廣闊低壓區具有季風低壓的特性,而其會否進一步發展為熱帶氣旋仍存在變數。
- 在高壓脊及廣闊低壓區的共同影響下,預料未來兩三日本港風勢頗大,海有大浪。星期日(8月17日)有狂風驟雨,隨後一兩日雨勢有時頗大。
隨著熱帶氣旋楊柳今早(8月15日)在華中消散,廣東沿岸今日驟雨逐漸減少,衛星雲圖(圖一)顯示一道高壓脊正覆蓋中國東南部,該區天色大致良好。然而,位於南海中部的對流雲團正為該區帶來不穩定天氣,預料一個廣闊低壓區會在未來兩三日於南海中至北部形成。
圖一 今日(8月15日)下午2時的衛星雲圖
從地面等壓線及風場預報(圖二)可見,與廣闊低壓區相關的大風區域主要位於其外圍,顯示該低壓區具有季風低壓的特性。預料在中國東南部的高壓脊及該廣闊低壓區的共同影響下,未來兩三日廣東沿岸風勢頗大,本港離岸及高地間中吹強風。天文台會視乎本地風力變化,考慮是否需要發出強烈季候風信號。
![星期六(8月16日)上午8時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人工智能預報模式AIFS[1]的地面等壓線及風場預報](/tc/forecaster_blog/2025/images/20250815_fig2_cfo_resize.png)
圖二 星期六(8月16日)上午8時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人工智能預報模式AIFS[1]的地面等壓線及風場預報
現時南海的水汽供應充沛,為廣闊低壓區進一步發展為熱帶氣旋提供一定條件,但該區的垂直風切變會稍為增強,不太有利其迅速發展。而現時電腦預報模式對廣闊低壓區的發展及動向仍有分歧(圖三)。若廣闊低壓區發展為熱帶氣旋,天文台會視乎其與本港距離、本地風力變化等,考慮是否需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圖三 電腦預報模式對低壓系統的發展及動向仍存在分歧
隨著廣闊低壓區逐漸移向海南島至廣東西部沿岸一帶,與其相關的雨帶亦會靠近廣東沿岸。視乎高壓脊與廣闊低壓區之間輻合的位置,星期日該區驟雨逐漸增多(圖四)。而各大電腦模式普遍預計星期一廣東沿岸有大雨,但大雨實際出現時間和在沿岸地區的地點仍有不確定性(圖五)。

圖四 電腦預報模式對星期日廣東沿岸的雨量預測

圖五 電腦預報模式對星期一大雨出現的地點仍有不確定性
總括而言,在中國東南部的高壓脊及廣闊低壓區的共同影響下,未來兩三日本港風勢頗大,星期日驟雨逐漸增多及有狂風,隨後一兩日雨勢有時頗大。天文台會繼續密切監察低壓系統的發展,市民請留意天文台的最新天氣消息。而打算進行水上活動的市民應提防大浪可能帶來的危險。
陳玉葆 鍾欣樺 郭于庭 謝鈞澍
註:
[1] Lang, S., Alexe, M., Chantry, M. et al. AIFS — ECMWF’s data-driven forecasting system. arXiv:2406.01465 (2024).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406.01465
[2] Bi, K., Xie, L., Zhang, H. et al. Accurate medium-range global weather forecasting with 3D neural networks. Nature 619, 533–538 (2023).
[1] Lang, S., Alexe, M., Chantry, M. et al. AIFS — ECMWF’s data-driven forecasting system. arXiv:2406.01465 (2024).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406.01465
[2] Bi, K., Xie, L., Zhang, H. et al. Accurate medium-range global weather forecasting with 3D neural networks. Nature 619, 533–53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