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的你走了,會再輕輕的來嗎?
星期五, 2022年8月19日
- 未來一兩日位於南海北部的廣闊低壓槽會為廣東沿岸帶來驟雨及雷暴。
- 廣闊低壓槽或高空擾動可以伴隨渦旋,能否發展成熱帶氣旋取決於多個因素。
- 菲律賓以東有另一廣闊對流雲團發展,未來數天有機會形成熱帶氣旋,但其強度及路徑存在不確定性。

圖一:8月16日下午5時的衛星雲圖可見低壓區的低層渦旋中心因較強的垂直風切變而外露於其相關的對流雲團。
有利低壓區發展成熱帶氣旋的環境條件(圖二)除了溫暖海水、充沛的水汽輸送及良好的高空輻散之外,垂直風切變亦不能太強,否則會令到各層的渦旋中心上下難以對齊,低壓區不能增強。

圖二:有利熱帶氣旋發展的因素
而本週初的低壓區的「死因」正正就是南海北部的垂直風切變較強。當時的衛星雲圖(圖一)可見強垂直風切變令低壓區相關的對流雲團和其低層渦旋中心位置存在偏差,部分的低層渦旋中心外露,嚴重破壞了其對流結構。雖然低壓區對本港的風勢影響不大,但相關的不穩定天氣為本港帶來大雨。在星期三(8月17日)下午四時至六時許,天文台發出了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多處地區錄得超過30毫米雨量,新界部分地區的雨量更超過70毫米。
今天(8月19日)又有另一道廣闊低壓槽影響南海北部至廣東沿岸,從衛星雲圖中(圖三)隱約可發現一個微弱低層渦旋中心。但南海北部的垂直風切變仍然很大,不利熱帶氣旋生成。不過廣闊低壓槽仍會為香港帶來不穩定的天氣。預料本港今明兩日間中有驟雨及雷暴。

圖三:8月19日上午8時30分的衛星雲圖隱約可見一個低層渦旋在廣闊低壓槽的北側出現。
今天的低壓區或許都會輕輕的走了,不留下強風區,但菲律賓以東的西北太平洋有另一廣闊對流雲團已開始蠢蠢欲動。最新的歐洲集合預報系統顯示一個低壓系統有機會在未來數天發展成熱帶氣旋,並可能靠近呂宋海峽至中國東南沿岸一帶(圖四),但各大電腦預報模式對該低壓系統的強度及路徑發展都存在分歧。

圖四:歐洲模式集合預報預測下週中後期的熱帶氣旋出現概率分佈圖。
至於強度方面,各大電腦預報模式對該低壓系統的強度發展仍沒有連貫的預測,甚至對於會否生成或其生成時間等問題,亦莫衷一是(圖五)。

圖五:歐洲模式在不同時間運算對於預測8月24日上午的地面天氣預測圖。
究竟該低壓系統會否發展成熱帶氣旋並最終闖進南海?還是緣慳一面?天文台會密切監察各擾動雲團發展,請繼續關注天文台的最新天氣消息。
林銘津 鄧志傑 陳潤燊 黎宏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