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支援預報員的那個「他」 – 再續「浪漫」

星期五, 2019年4月12日

她從上回「浪漫」的夢中醒來,夢中皎潔的月光和閃爍生輝的海水是那麼真實。但她沒有時間多想,天還未亮,她便要迅速梳洗出門,回去預報中心接更。

走進預報中心,她一眼便看到牆上醒目的大字:「臨近預報區域專業氣象中心」。外面的城市剛剛甦醒,而預報中心裡瀰漫著一種嚴肅但有序的氣氛。當值高級科學主任和「返通宵更」的預報員一邊看著「綜合資訊顯示屏幕」上的雷達圖像和各種臨近預報產品,一邊討論附近雷雨區的走向和發展。

其中佔據了屏幕一大部分的,是支援預報員的「他」。預報中心總要倚靠這個「他」,尤其是在雨季,有「他」在,預報員便多一份安全感。「他」是天文台開發的臨近預報系統「小渦旋」,剛剛還榮獲 2019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商業方案」大獎以及「商業方案(商業及公營機構)」金獎。

圖一:「小渦旋」運用雷達、閃電探測儀器、雨量計觀測,以及應用電腦視覺、深度學習和電腦天氣模式作出臨近預報。

「返通宵更」的預報員開始「交更」,向她說明位於廣東內陸的低壓槽在夜間逐漸靠近沿岸地區的情況。大家都特別關注早上出門上班上學的時間是否會有大雨。相對於全球電腦模式,「小渦旋」更擅長在一兩小時前預測降雨和閃電區域、時間和強度,讓預報中心能夠及時和有效地應對即將來臨的惡劣天氣,保障社會安全,減低影響。

聽完「通宵更」預報員的分析,她馬上開始工作。不經意和站在一旁繼續分析實況的高級科學主任四目交投,彼此心中都有默契,是時候準備發出「特別天氣提示」了……

莊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