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二零一一年天气概况

 全球天气而言,尽管在年初及年尾受到拉尼娜的冷却效应影响,2011年仍可能是有记录以来第十温暖的年份。而2011年年尾发展的拉尼娜预料会持续到2012年初。于2011年,全球各地出现很多极端天气事件,当中包括中国西南部和美国南部的旱灾及高温情况;非洲东部和中国中部地区的旱涝急转;巴基斯坦、澳洲东部、泰国和巴西东南部的严重洪涝灾害;美国的龙卷风灾;以及在日本和菲律宾出现热带气旋引致的暴雨。

 本港方面,受年初及年尾的拉尼娜影响,华南的东北季候风较强,香港于一至三月及十二月的天气显著较冷。然而,这四个月的偏低气温大部份被八月和十一月显著较暖的天气所抵消。全年的平均气温为23.0度,接近正常。

 2011年亦是异常少雨的一年。由于首9个月雨量明显偏低,全年雨量只有1487.2毫米,较正常少约百分之38,是自1963年以来最少雨的一年。

 香港天文台于2011年间只发出过两次红色暴雨警告,约为暴雨警告系统自1992年推出以来每年平均发出红色暴雨警告次数的一半。而本年亦没有发出过黑色暴雨警告。

 本年共有22个热带气旋出现于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少于年平均的30个。当中有4个热带气旋达超强台风*程度。本港方面,年内有5个热带气旋需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略少于长期年平均的6个。台风纳沙于九月影响香港期间,天文台需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至于本年各月份的详细天气概况,可参考「每月天气摘要」网页: http://www.hko.gov.hk/wxinfo/pastwx/mwsc.htm

 于2011年在本港发生的重要天气事件如下:


异常少雨的一年

 2011年的全年雨量为1487.2毫米,是自1963年以来最少雨的一年,其主要原因是首9个月的雨量明显偏低。在一至四月期间,受到拉尼娜影响,华南的东北季候风较强及干燥,引致本港降雨偏少。而五月至九月的少雨情况则受多个因素影响,包括五月份华南沿岸的偏南气流较弱,以及较强的反气旋于八月及九月持续支配华南等。


2011年月雨量距平

2011年月雨量距平

2011年年雨量分布

2011年年雨量分布

一至三月寒冷及干燥

 受拉尼娜影响,香港首3个月的东北季候风较正常强,天气亦显著较冷及干燥。一至三月的平均气温较正常低1.1度,而一月的平均气温更只有为13.7度,是自一九七七年以来一月份的最低纪录。一月的寒冷天气#日数共有14天,是正常值7天的两倍。除雨量偏少外,首3个月的平均相对湿度亦比正常低百分之6。而三月的平均相对湿度只有百分之71,较正常低百分之11,是自有记录以来三月份最低的平均相对湿度。


五月二十二日的红色暴雨

 虽然2011年较为少雨,但5月22日出现的两场大雨,引致天文台先后两次发出红色暴雨警告。受一道位于南海北部的活跃低压槽影响,5月22日早上本港出现大雨及狂风雷暴,天文台在早上11时10分发出红色暴雨警告,警告于下午2时45分取消。此外,广东内陆另一道低压槽向南移动,并于该日傍晚横过沿岸,为本港带来另一场大雨及狂风雷暴。红色暴雨警告于当日下午9时55分至下午11时25分期间再次生效。本港广泛地区当日共录得超过100毫米雨量,新界部分地区更录得超过200毫米雨量。而这两场大雨亦引至25宗水浸及2宗山泥倾泻。


2011年5月22日雨量分布

2011年5月22日雨量分布

异常高温的八月及十一月

 由于一道较正常强的反气旋复盖华南,八月的天气异常温暖,月平均气温上升至29.5度,与一九九零年及一九九八年并列为自一八八四年有纪录以来八月份最高气温。八月的酷热天气&日数共有10天,多于正常值3天的三倍。由于东北季候风较弱,十一月亦较温暖,月平均气温为23.0度,较正常高1.6度。是有记录以来第五最暖的十一月。


2011年月平均气温距平

2011年月平均气温距平

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

 随著热带低气压莎莉嘉于6月10日闯入香港800公里范围内,并引致天文台发出全年首个一号戒备信号,香港本年的台风季节亦正式开始。其后在热带风暴海马、强烈热带风暴洛坦和强台风尼格影响香港期间,天文台亦曾发出三号强风信号。而台风纳沙于9月29日在香港西南偏南约350公里掠过,天文台发出了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是自2009年9月以来发出首个八号风球。在纳沙影响本港期间,一艘断了锚索的浮坞被大浪冲至柴湾杏花村对出海面,先撞向柴湾石油仓库,然后再撞向杏花村海滨长廊的海旁。有关纳沙的详细报告可浏览以下网页:
http://www.hko.gov.hk/informtc/nesat/report_uc.htm




一艘浮坞于2011年9月29日在纳沙影响香港期间
撞向杏花村海滨长廊的海旁
(鸣谢: 香港新华社)


*        超强台风指热带气旋接近中心之10分钟最高平均风力为每小时185公里或以上
#        寒冷天气指当日最低气温在12.0度或以下
&       酷热天气指当日最高气温达33.0度或以上




二 零 一 一 年 香 港 气 象 观 测 摘 要 (表一)
 

月  份

平均气压
(百帕斯卡)
气     温
平均
露点
(摄氏度)

平均
相对
湿度
(%)

平均
云量
(%)

总雨量
(毫米)

平均
日最高
(摄氏度)

平均
(摄氏度)

平均
日最低
(摄氏度)
一月 1021.5 16.3 13.7 11.6 7.5 67 63 5.4
二 月 1017.1 19.1 16.2 14.2 12.0 77 65 23.7
三 月 1018.7 21.1 18.0 15.7 12.4 71 79 20.5
四 月 1014.0 26.9 22.9 20.6 18.2 76 59 36.0
五 月 1009.2 29.0 26.0 24.1 22.4 81 73 186.7
六 月 1005.3 31.3 28.6 26.7 25.0 82 74 446.1
七 月 1004.4 31.4 28.8 27.0 25.1 81 64 226.8
八 月 1006.1 32.4 29.5 27.4 24.8 77 56 157.6
九 月 1007.6 30.6 28.0 26.0 23.9 79 70 123.1
十 月 1013.9 27.3 24.8 23.2 20.6 78 62 172.4
十一月 1015.4 25.3 23.0 21.5 18.7 77 70 86.1
十二月 1020.9 19.4 16.9 14.6 9.9 65 50 2.8
平均/总值 1012.8 25.8 23.0 21.1 18.4 76 65 1487.2
正 常* 1013.0 25.6 23.1 21.1 18.8 78 67 2382.7
观测站 天   文   台


二 零 一 一 年 香 港 气 象 观 测 摘 要 (表二)
 

月  份
出现低能见度
的时数#
(小时)

总日照
(小时)

平均每日
太阳总辐射
(兆焦耳/米2)

总蒸发量
(毫米)

盛行风向
(度)

平均风速
(公里/小时)
一月 376 158.6 11.38 84.1 020 27.0
二月 201 127.7 11.47 68.4 040 22.5
三月 183 108.6 11.96 95.3 030 26.2
四月 76 191.6 17.16 115.5 070 18.4
五月 114 150.5 15.94 121.8 050 16.9
六月 11 149.5 15.43 119.5 200 21.6
七月 25 202.3 18.47 159.7 220 19.3
八月 66 242.0 19.81 168.9 220 13.4
九月 29 158.5 15.52 132.9 110 26.4
十月 66 161.1 13.17 112.3 080 29.3
十一月 85 134.2 11.45 96.3 070 27.3
十二月 206 193.9 12.61 101.6 020 28.1
平均/总值 1438 1978.5 14.53 1376.3 060 23.0
正 常* 1430.2§ 1842.9 13.23 1343.4 070 23.9
观测站 香 港 国 际 机 场 京 士 柏 横 澜 岛^

天文台于六月二十二日 16 时 31 分录得本年最低气压 995.2 百帕斯卡。

天文台于八月七日 13 时 47 分录得本年最高气温 35.0 摄氏度。

天文台于一月十二日 2 时 49 分录得本年最低气温 7.2 摄氏度。

横澜岛于九月二十九日 1 时 14 分录得本年最高阵风 110 公里/小时,风向为 090 度。

天文台于七月十六日 1 时 19 分录得本年最高瞬时降雨率 238 毫米/小时。

# 低能见度是指能见度低于 8 公里,不包括出现雾、薄雾或降水。

- 在2004年及以前,香港国际机场的能见度读数是基于专业气象观测员每小时的观测数据。在2005年及以后,读数是采用位于机场南跑道中间的能见度仪表在每小时前10分钟的平均数据。这与使用仪器观测来改进能见度评估的国际趋势是一致的。

- 在2007年10月10日前曾出现于此网页内香港国际机场2005年及以后的低能见度时数资料乃基于专业气象观测员每小时的观测数据。有关资料已于2007年10月10日起改为以机场南跑道中间之能见度仪表在每小时前10分钟的平均数据计算。

* 1971-2000 气候平均值 (除特别列明外)

§ 1997-2010 平均值

^ 如横澜岛未能提供数据,则以长洲或其他邻近气象站的数据作补充,以计算盛行风向和平均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