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子午线

香港子午线

不少人都可能听过英国格林尼治的「本初子午线」,它是一条穿过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无形的线,两端延伸至南、北两极。它也是大家所说的零度经线。概念上,当太阳横过「本初子午线」,就是格林尼治平时的正午。香港也有自己的子午线,其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末天文台提供的授时服务。

提供准确的报时服务是天文台于 1883 年成立时的主要任务之一。早期,天文台采用直径三吋的中星仪来观天测定地方时。中星仪正正座落于香港子午线上。

1951年的1883大楼

图一 摄于1951年的香港天文台总部1883大楼鸟瞰图,图中的虚线标志著香港子午线的位置

香港子午线标示著香港的经度,即东经114°10' *,贯穿尖沙咀香港天文台总部内的子午线北标记石柱、「零号」三角测量站(「香港大地测量基准1980(HK80)」的原点)及湾仔宝云道附近的子午线南标记石柱。这些建筑物屹立超过一个世纪,其貌不扬,却见证了香港以天文观测来授时的历史。

* 以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WGS84)表示的经度为东经114°10'27.6''。

香港子午线

图二 子午线北标记石柱、「零号」三角测量站及子午线南标记石柱的位置图

子午线用来定义本地太阳时的中午(拉丁文的 "meridies"),即太阳每天经过子午线的时间。而当太阳或其它星体经过子午线时,它们同时亦会达到当日的最高点即中天位置。只要中星仪望远镜对准子午线北标记石柱及子午线南标记石柱,天文台就可以利用望远镜准确地观测特定的星体每日经过香港子午线的时间,从而校准本地标准时间。

早期,天文台于每日下午一时正通过时间球发布本地标准时间,除了方便巿民日常生活,还可帮助船只校正航海钟及定位。

天文台于1913年兴建了一对新的子午线标记,新的子午线南标记石柱设置于天文台的草棚位置附近,相信在1933年或以前已被拆除。新的子午线北标记石柱则建在九龙笔架山(图二的绿色标示),现时埋没于山边茂密的丛林中间。

今天,天文台的授时服务不再需要倚赖天文观测,而是以铯原子钟报时系统作为标准,准确度达到每日 0.01 微秒以内。

香港子午线『气象冷知识』专辑


香港子午线(番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