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前言

2007年将会是未来历史书籍重点记载的一年。人类首次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自已对地球的气候造成毋庸置疑的影响(1),并了解到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对全球的生态环境以及关乎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如粮食、食水、健康等,都有负面的衍生作用(2)。人类必须积极面对问题,既要采取适应措施配合变化了的气候,亦要尽快行动消除问题的根源,不要让气候变得更快,危害人类以及全体地球生物的生存。

作为气象科学人员,我长期对所谓气候转变抱持怀疑态度,认为气候自古以来都在变化起伏,偶然数年的冷暖,不必大惊小怪,但是自从2001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表了它的第三份科学评估报告之后,在大量的数据和论证的支持下,人类活动造成气候变化的轮廓十分清楚,加上气候变化的后果严重,坚持以否定的态度面对气候变化和拒绝采取行动回应,不再是负责任的气象工作者的选择。

在这个背景下,香港天文台展开一系列研究香港气候变化的工作,并陆续把工作结果告知市民。如今,二十一世纪末香港「可能」再没有冬天,已经成为大家都熟知的新闻报导。我要请大家留意「可能」两个字,事实上,一百年后的气候不单是由气象科学决定的,相对来说,数学和物理本身不复杂,更难测的是未来数十年人类怎样生活,是否继续燃烧煤和石油并因此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促使全球暖化加速。如果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彻底改变生活模式,不让二氧化碳增加,那么世纪末冬天不再来的预测便不会实现。

这个教材套代表香港天文台的一分努力,希望更多人认识气候变化,了解它的重大影响,以及因而产生动机身体力行,以所有能力所及的办法减少排放二氧化碳,让地球得到喘息的机会。在这件工作上,我们愿意跟教育界和所有民间团体合作,为香港人以至全世界的人类共同保卫我们美好的家园。

香港天文台台长

2007年6 月27日

(1)

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7年2月2日巴黎新闻稿标题为《IPCC指出人类造成全球变暖的证据毋庸置疑》。

(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4月6日发表《气候变化2007 : 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的决策者摘要。

   

Previous page
For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