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纪录的2025年风季
星期五, 2025年10月3日
今年到目前为止(截至10月3日)共有27个热带气旋影响西北太平洋及南海[1],当中有12个热带气旋引致天文台需要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包括即将需要发出一号戒备信号的麦德姆),打破1946年以来年内「挂波」次数的最高纪录[2](图一及表一)。
图一 2025年(截至10月3日)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暂定路径。
热带气旋最高强度及名字 | 影响香港时的月份 | 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
强烈热带风暴蝴蝶 | 六月 | 3 |
未命名的热带低气压 | 六月 | 1 |
强台风丹娜丝 | 七月 | 1 |
台风韦帕 | 七月 | 10 |
强台风杨柳 | 八月 | 1 |
未命名的热带低气压 | 八月 | 1 |
强台风剑鱼 | 八月 | 1 |
热带风暴蓝湖 | 八月 | 1 |
强烈热带风暴塔巴 | 九月 | 8 |
强烈热带风暴米娜 | 九月 | 3 |
超强台风桦加沙 | 九月 | 10 |
表一 2025年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相关统计资料(不包括麦德姆)。
今年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数目较正常偏多的主要成因可归纳爲海洋条件与大气环流两方面:
- 海洋条件:今年6月至9月期间西太平洋海面温度较正常偏高(图二)。尤其是西太平洋暖水区面积较大,广阔的暖水区提供充足的热能及较高的大气不稳定度,促进积云对流发展,有利热带气旋形成。
- 大气环流:今年6月至9月期间副热带高压脊较多时间呈现偏西伸展的态势(图三)。此配置不但降低了热带气旋于西北太平洋转向偏北路径的机会[3],亦使副热带高压脊南侧的东风引导气流在菲律宾附近海域形成有利的通道,让在西北太平洋或南海形成的热带扰动或热带气旋移向南海北部,提高影响华南沿岸及香港的机会。
图二 2025年6月至9月海水表面温度距平图[4] [5],单位为摄氏度。
图三 2025年6月至9月500百帕斯卡(约5至6公里高度)平均位势高度图[4],单位为位势米。
根据统计资料,在过去10年(2015年至2024年),当中有5年[6]曾经有热带气旋于11月或12月进入香港500公里范围内。综合考虑最新「ENSO」[7]状态的影响及不同气候模式预报,预料副热带高压脊会在2025年10月至11月初大部分时间保持西伸态势,而期间西太平洋海面温度亦会略高于气候平均。这些条件将继续有利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发展并移入南海。今年风季仍未结束,请市民继续作好准备,切勿因进入秋季而掉以轻心。
吕旭升 谢威宝
注:
[1] 根据天文台的初步分析
[2] 此前年内最多曾发出11次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发生于1974年。
[3] 为何热带气旋会转向?
[4] 图二及图三是由东京气候中心所提供的再分析数据及’iTacs’ 软件制成
[5] 「距平」的意思是指某一时期的气候变量(如温度、降水、风暴密度等)与长期气候平均值(气候态)之间的偏差
[6] 包括2018、2020、2021、2022及2024年。其中2021年的超强台风「雷伊」为年内最迟影响香港的热带气旋,当年风季在12月21日才完结。
[7] 「ENSO」是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的缩写,指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的海洋现象,以及与之对应的南方涛动大气现象。详细定义可参考厄尔尼诺与拉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