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增强的剑鱼
星期一, 2025年8月25日
- 剑鱼是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增强速度最快,以及强度最高的热带气旋。截至8月25日,今年一共发出了七次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平了1946年以来1至8月的最高纪录。
- 现时位于菲律宾以东的广阔低压区会在本周中期进入南海中部,而其会否发展为热带气旋仍存在变数。该低压系统随后较大机会移向海南岛及其邻近海域。
- 在该低压系统与中国东南部的高压脊共同影响下,本周后期南海北部及华南沿岸风势颇大。根据现时评估,本港普遍吹烈风的机会较低。
- 与该低压系统相关的雨带亦有可能在本周后期影响南海北部及华南沿岸。预料届时该区有骤雨及狂风雷暴,海有涌浪,但出现较大雨势的时间和地点仍有不确定性。
该热带气旋在8月23日早上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剑鱼。在副热带高压脊南侧的气流引导下,剑鱼稳定向西移动,移向海南岛以南海域。由于南海的热带气旋潜热较高,加上配合良好的高空辐散及偏弱的垂直风切变,剑鱼在周末期间「迅速增强1」,由热带风暴迅速增强为强台风(图一),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在24小时内(香港时间8月23日下午2时至8月24日下午2时)由每小时85公里显著上升至每小时155公里,增幅达时速70公里;当晚剑鱼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更进一步上升至每小时165公里,是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增强速度最快,以及强度最高的热带气旋。

图一 香港时间8月24日下午2时的卫星图片。当时剑鱼迅速增强为强台风,其风眼清晰可见。
剑鱼横过南海中部时在香港以南约520公里掠过,香港南部及邻近海域间中受强风影响,惟剑鱼的外围雨带在接近香港时稍为减弱(图二),本港雨势幸而不算太大,这可能是受到在华南上空的反气旋抑制。剑鱼于8月24日早上逐步远离香港,但在中国东南部的一道高压脊及剑鱼的共同影响下,本港离岸及高地仍吹偏东强风,天文台于同日中午时分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并随即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

图二 香港时间8月23日晚上8时24分(左)及9时48分(右)的雷达图像。
尽管剑鱼已经远离本港,但菲律宾以东再有广阔低压区发展(图三)。预料该低压区会在本周中期进入南海中部,但其会否发展为热带气旋仍存在变数。现时各个电脑预报模式仍对其发展存在分歧(图四),人工智能模式预测其强度较高,移动速度亦较快;而传统电脑模式则预料其发展及移速较慢。预料该低压系统较大机会移向海南岛及其邻近海域。受其与中国东南部的高压脊共同影响,本周后期南海北部及华南沿岸风势颇大,但由于该潜在的热带气旋会与本港保持一定距离,根据现时评估,本港普遍吹烈风的机会较低。

图三 香港时间8月25日下午2时的卫星图片。

图四 不同电脑预报模式对低压系统的强度及移动速度的预测仍存在分歧。
由于该潜在热带气旋的结构较为松散,即使与本港距离较远,其相关的雨带亦有可能在本周后期影响南海北部及华南沿岸。预料届时该区有骤雨及狂风雷暴,海有涌浪,但出现较大雨势的时间和地点仍有不确定性(图五)。此外,剑鱼的例子提醒我们,即使热带气旋仍在数百公里之遥,我们仍要留意它可能引致的涌浪,市民应远离岸边及停止水上活动,而如须在海边作业,更务必格外小心。天文台会继续密切监测低压系统的发展及其对本港天气的影响,市民请继续留意天文台的最新天气消息。

图五 电脑预报模式对星期四及星期五珠江口一带的雨量仍有不确定性。
[1] 虽然现时学术界或各地气象中心对「迅速增强」没有一个统一或严格指标,但其中一个较为常用的指标为:在24小时内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增加至少每小时55公里。
[2] Han, T., Guo, S., Ling, F. et al. Fengwu-ghr: Learning the kilometer-scale medium-range global weather forecasting. arXiv preprint arXiv:2402.00059 (2024).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402.00059
梁恩瑜 陈玉葆 林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