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太陽耀斑,唔係「太陽斑」?
星期四, 2025年11月6日
2025年11月3至5日,科學家觀測到太陽表面出現數次較強的太陽耀斑。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及美國太空天氣預報中心(SWPC)均指出其中兩次達到最強烈的X級[1]。提到太陽耀斑,大家可能會聯想到曝曬後皮膚出現的「太陽斑」。其實太陽耀斑是指太陽噴發的大量電磁輻射,從拍攝的太陽影像會觀察到強烈的亮白區域,通常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

圖一 2025年11月5日的太陽影像,黃圈為出現X級太陽耀斑的區域。 (圖片來源︰NASA)
太陽耀斑的出現亦不時伴隨日冕物質拋射,過程中的日冕物質(包括高能量帶電粒子)會高速離開太陽。太陽耀斑對地球的影響主要取決於日冕物質的移動方向和強度。根據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及SWPC的評估,在11月3至4日發生的日冕物質拋射並未正面朝向地球,但仍有可能影響地球磁場。基於11月5日發生的日冕物質拋射的移動評估,SWPC對11月6至8日發出G3[2]級別的地磁暴預警。由於地磁暴會扭曲地球磁場,極光出現的區域可能降低至50緯度左右,而一般極光出現的區域位於60多至70多緯度左右。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預計,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有機會觀測到極光,當中黑龍江、新彊、內蒙古等地區更有機會觀測到紅綠色極光。

圖二 SWPC對11月7至8日的極光活動評估,橙紅色代表極光出現機會較高的區域
雖然地磁暴的出現很多時會令人更容易欣賞極光,但如果地磁暴較強烈,有可能對極地航線有影響,而是次自11月3日開始的太陽活動,天文台暫無收到對航空運作造成實際影響的報告。
太陽耀斑及地磁暴等太陽活動會影響電離層的狀態,導致電離層閃爍發生的機會增加。市民可透過天文台網頁了解本港電離層閃爍的最新情況,以評估對衛星定位及通訊等操作的可能影響。
沈志泰 郝孟騫
註:
[1] 太陽耀斑可根據強度分為五類,分別為A、B、C、M和最強烈的X耀斑。
[2] 地磁暴可根據強度分為五級,由G1級別至最強的G5級別。根據SWPC統計資料,每年平均約有10天發生G3級別的地磁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