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二年五月天氣回顧
2022年6月2日
由於月內影響華南的東北季候風較正常強,二零二二年五月香港遠較正常清涼。本月平均氣溫25.0度,較正常值26.3度低1.3度。而五月十一日至十三日的持續大雨亦令本月較正常多雨,全月總雨量為436.5毫米,較正常值290.6毫米多約百分之50。本年首五個月的累積雨量為705.3毫米,較同期正常值590.9毫米多約百分之19。
由於月內影響華南的東北季候風較正常強,二零二二年五月香港遠較正常清涼。本月平均氣溫25.0度,較正常值26.3度低1.3度。而五月十一日至十三日的持續大雨亦令本月較正常多雨,全月總雨量為436.5毫米,較正常值290.6毫米多約百分之50。本年首五個月的累積雨量為705.3毫米,較同期正常值590.9毫米多約百分之19。
受東北季候風及高空擾動影響,五月首兩天本港多雲及有驟雨,天氣相當清涼。本港多處地區在這兩日錄得超過60毫米雨量。天文台氣溫於五月二日早上下降至全月最低的16.4度,是自1917年以來五月份的最低紀錄。當日平均氣溫18.5度亦打破五月份日平均氣溫最低紀錄。受一股乾燥大陸氣流及隨後的偏東氣流影響,五月三日至六日本港大致天晴。而五月三日及四日天氣乾燥,下午相對濕度維持約百分之50。
受高空擾動影響,五月七日至十日本港大致多雲及有驟雨。與此同時,位於華南北部的一道活躍低壓槽於五月十日向南靠近,並在其後數日於廣東沿岸徘徊。五月十一日至十三日該低壓槽為珠江口一帶帶來大驟雨及狂風雷暴。本港各區在這三日普遍錄得超過300毫米雨量,港島部分地區更錄得超過400毫米雨量。五月十三日早上的大雨亦令天文台需要發出今年首個紅色暴雨警告信號。
隨著低壓槽移向南海北部及沿岸地區受偏東氣流影響,五月十四及十五日本港驟雨逐漸減少。受東北季候風影響,翌日本港天氣稍涼及有幾陣驟雨。在一股乾燥的東北季候風支配下,五月十七及十八日本港天氣轉為大致天晴。五月十八日本港亦非常乾燥,大部分地區中午左右的相對濕度下降至約百分之30。
隨著東北季候風緩和,除五月十九日初時有幾陣驟雨外,五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日間本港大致天晴及炎熱。受南海北部的一道廣闊低壓槽及一股清勁至強風程度的偏東氣流影響,五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本港天氣轉為大致多雲及有幾陣驟雨。五月二十六日本港天氣夾雜陽光及驟雨。受廣東沿岸的低壓槽影響,五月二十七日本港驟雨較多及有幾陣雷暴,而新界的驟雨較為持續,元朗、北區及大埔當日錄得超過50毫米雨量。隨著西北太平洋的高空反氣旋向西伸展,五月二十八日驟雨逐漸減少,日間部分時間有陽光。除幾陣驟雨外,五月二十九日及三十日本港天氣大致天晴及炎熱。五月三十日下午天文台氣溫上升至全月最高的32.7度。受偏南氣流影響,本月最後一日本港短暫時間有陽光,有幾陣驟雨及雷暴。
二零二二年五月沒有熱帶氣旋在南海及北太平洋西部出現。
表 1.1 至 1.7 載列本月發出及取消各種警告/信號的詳情。表 2 則載列五月份天氣數字與平均數字的比較。
二零二二年五月發出的警告及信號
開始時間 | 終結時間 | ||
---|---|---|---|
日 / 月 | 時 | 日 / 月 | 時 |
1 / 5 | 1745 | 1 / 5 | 2130 |
顏色 | 開始時間 | 終結時間 | ||
---|---|---|---|---|
日 / 月 | 時 | 日 / 月 | 時 | |
黃色 | 12 / 5 | 0525 | 12 / 5 | 0640 |
黃色 | 12 / 5 | 1210 | 12 / 5 | 2245 |
黃色 | 13 / 5 | 0355 | 13 / 5 | 0425 |
紅色 | 13 / 5 | 0425 | 13 / 5 | 0705 |
黃色 | 13 / 5 | 0705 | 13 / 5 | 0740 |
黃色 | 13 / 5 | 1905 | 13 / 5 | 2230 |
開始時間 | 終結時間 | ||
---|---|---|---|
日 / 月 | 時 | 日 / 月 | 時 |
12 / 5 | 2115 | 13 / 5 | 1515 |
開始時間 | 終結時間 | ||
---|---|---|---|
日 / 月 | 時 | 日 / 月 | 時 |
10 / 5 | 1755 | 10 / 5 | 1930 |
10 / 5 | 2300 | 13 / 5 | 0045 |
13 / 5 | 0210 | 13 / 5 | 0900 |
13 / 5 | 1500 | 14 / 5 | 0100 |
14 / 5 | 0340 | 14 / 5 | 0500 |
15 / 5 | 0020 | 15 / 5 | 0630 |
15 / 5 | 2100 | 15 / 5 | 2230 |
26 / 5 | 1215 | 26 / 5 | 1330 |
27 / 5 | 0550 | 27 / 5 | 1700 |
29 / 5 | 1245 | 29 / 5 | 1400 |
30 / 5 | 0830 | 30 / 5 | 1030 |
31 / 5 | 1015 | 31 / 5 | 1330 |
31 / 5 | 1945 | 31 / 5 | 2100 |
顏色 | 開始時間 | 終結時間 | ||
---|---|---|---|---|
日 / 月 | 時 | 日 / 月 | 時 | |
紅色 | 18 / 5 | 0745 | 18 / 5 | 2315 |
開始時間 | 終結時間 | ||
---|---|---|---|
日 / 月 | 時 | 日 / 月 | 時 |
30 / 5 | 1115 | 30 / 5 | 1745 |
開始時間 | 終結時間 | ||
---|---|---|---|
日 / 月 | 時 | 日 / 月 | 時 |
12 / 5 | 0307 | 12 / 5 | 0640 |
12 / 5 | 2130 | 13 / 5 | 0100 |
氣象要素 | 本月數據 | 距平* |
---|---|---|
平均日最高氣溫 | 27.7 攝氏度 | 比正常低 1.1 度 |
平均氣溫 | 25.0 攝氏度 | 比正常低 1.3 度 |
平均日最低氣溫 | 23.3 攝氏度 | 比正常低 1.2 度 |
平均露點溫度 | 21.3 攝氏度 | 比正常低 1.7 度 |
平均相對濕度 | 81 % | 比正常低 2 % |
平均雲量 | 82 % | 比正常高 6 % |
總雨量 | 436.5 毫米 | 比正常高 145.9 毫米 |
出現低能見度的時數Δ | 1 小時 | 比正常低 38.5 小時§ |
總日照時間 | 124.6 小時 | 比正常低 14.2 小時 |
平均每日太陽總輻射 | 14.27 兆焦耳/平方米 | 比正常低 0.19 兆焦耳 |
總蒸發量 | 82.7 毫米 | 比正常低 27.1 毫米 |
附註 : | 除日照、太陽輻射及蒸發量在京士柏氣象站記錄和能見度在香港國際機場觀測外,其他數據均在天文台錄得。 |
|
Δ | 在2004年及以前,香港國際機場的能見度讀數是基於專業氣象觀測員每小時的觀測數據。在2005年及以後,讀數是採用位於機場南跑道中間的能見度儀表在每小時前10分鐘的平均數據。這與使用儀器觀測來改進能見度評估的國際趨勢是一致的。 在2007年10月10日前曾出現於此網頁內香港國際機場2005年及以後的低能見度時數資料乃基於專業氣象觀測員每小時的觀測數據。有關資料已於2007年10月10日起改為以機場南跑道中間之能見度儀表在每小時前10分鐘的平均數據計算。 |
|
* | 1991 - 2020 氣候平均值的距平, 低能見度時數除外 | |
§ | 1997-2021 平均值的距平 |


附註 : | 極高: 高於第95百分位數 高於正常: 介乎第75和第95百分位數之間 正常: 介乎第25和第75百分位數之間 低於正常: 介乎第5和第25百分位數之間 極低: 低於第5百分位數 百分位數值及5天移動平均值是基於1991至 2020年的數據計算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