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九月天氣回顧
2021年10月5日
由於覆蓋華南的副熱帶高壓脊較正常強,二零二一年九月是香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九月。本月平均最高氣溫32.8度、平均氣溫29.7度及平均最低氣溫27.8度,較其各自正常值高2.3度、1.8度及1.7度 (或較其1981-2010各自正常值高2.7度、2.0度及2.0度),全部皆是九月份最高紀錄。本月的酷熱天氣日數15天及熱夜數目11天,兩者皆是九月份的最高紀錄。此外,二零二一年一月至九月的酷熱天氣日數及熱夜數目分別已達53天及57天,兩者皆打破了二零二零年創下的全年最高紀錄。本月亦遠較正常少雨,全月只錄得129.6毫米雨量,約是正常值321.4毫米的百分之40 (或1981-2010正常值327.6毫米的百分之40)。本年首九個月的累積雨量為1650.7毫米,較同期正常值2242.8毫米少約百分之26 (或較1981-2010正常值2233.1毫米少百分之26)。
受華南上空的反氣旋所支配,除有幾陣驟雨及局部地區有雷暴外,九月一日至十二日本港大部分時間陽光充沛及天氣酷熱。與此同時,在北太平洋西部的超強颱風燦都於九月十日至十二日向北移動,經過呂宋海峽及台灣東部海域。受燦都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及在陽光充沛的情況下,九月十二日天文台氣溫上升至全月最高的34.5度。當日的平均氣溫為31.2度,亦是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九月份的最高。
在微風的情況下,雖然九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期間部分時間有陽光,但高溫天氣在部分地區觸發雷雨。九月十三日最低氣溫為29.5度,是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九月份的最高。九月十六日除局部地區有大驟雨及雷暴外,下午約一時在將軍澳亦有冰雹報告,而該區全日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此外,當日下午有一人在清水灣被雷電擊中死亡。
受高空反氣旋影響,九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本港部分時間有陽光,但亦有幾陣驟雨及局部地區有雷暴。隨著微風情況重臨,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除部分時間有陽光外,日間高溫亦觸發幾陣雷雨。九月二十一日部分地區的雨勢較大,荃灣區錄得超過60毫米雨量。在陽光充沛的情況下,天文台氣溫於九月二十二日下午上升至34.0度,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中秋節翌日。
隨著一股清勁至強風程度的偏東氣流於九月二十二日晚上的抵達,翌日本港天氣轉為大致多雲,間中有驟雨及狂風雷暴。在有雨的情況下,天文台氣溫下降至全月最低的26.0度,這亦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九月份絕對最低氣溫。九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本港陽光逐漸增多,驟雨減少。受高空反氣旋影響及隨著偏東氣流緩和,除九月二十九日及三十日局部地區有驟雨及雷暴外,本月餘下時間本港天氣轉為大致天晴及酷熱。
二零二一年九月有五個熱帶氣旋影響南海及北太平洋西部。
2021年9月16日下午12時48分的雷達圖像
2021年9月16日下午12時50分左右在將軍澳拾獲的冰雹 (圖片由Bei Lang Ni提供)
表 1.1 至 1.2 載列本月發出及取消各種警告/信號的詳情。表 2 則載列九月份天氣數字與平均數字的比較。
由於覆蓋華南的副熱帶高壓脊較正常強,二零二一年九月是香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九月。本月平均最高氣溫32.8度、平均氣溫29.7度及平均最低氣溫27.8度,較其各自正常值高2.3度、1.8度及1.7度 (或較其1981-2010各自正常值高2.7度、2.0度及2.0度),全部皆是九月份最高紀錄。本月的酷熱天氣日數15天及熱夜數目11天,兩者皆是九月份的最高紀錄。此外,二零二一年一月至九月的酷熱天氣日數及熱夜數目分別已達53天及57天,兩者皆打破了二零二零年創下的全年最高紀錄。本月亦遠較正常少雨,全月只錄得129.6毫米雨量,約是正常值321.4毫米的百分之40 (或1981-2010正常值327.6毫米的百分之40)。本年首九個月的累積雨量為1650.7毫米,較同期正常值2242.8毫米少約百分之26 (或較1981-2010正常值2233.1毫米少百分之26)。
受華南上空的反氣旋所支配,除有幾陣驟雨及局部地區有雷暴外,九月一日至十二日本港大部分時間陽光充沛及天氣酷熱。與此同時,在北太平洋西部的超強颱風燦都於九月十日至十二日向北移動,經過呂宋海峽及台灣東部海域。受燦都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及在陽光充沛的情況下,九月十二日天文台氣溫上升至全月最高的34.5度。當日的平均氣溫為31.2度,亦是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九月份的最高。
在微風的情況下,雖然九月十三日至十七日期間部分時間有陽光,但高溫天氣在部分地區觸發雷雨。九月十三日最低氣溫為29.5度,是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九月份的最高。九月十六日除局部地區有大驟雨及雷暴外,下午約一時在將軍澳亦有冰雹報告,而該區全日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此外,當日下午有一人在清水灣被雷電擊中死亡。
受高空反氣旋影響,九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本港部分時間有陽光,但亦有幾陣驟雨及局部地區有雷暴。隨著微風情況重臨,九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除部分時間有陽光外,日間高溫亦觸發幾陣雷雨。九月二十一日部分地區的雨勢較大,荃灣區錄得超過60毫米雨量。在陽光充沛的情況下,天文台氣溫於九月二十二日下午上升至34.0度,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中秋節翌日。
隨著一股清勁至強風程度的偏東氣流於九月二十二日晚上的抵達,翌日本港天氣轉為大致多雲,間中有驟雨及狂風雷暴。在有雨的情況下,天文台氣溫下降至全月最低的26.0度,這亦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九月份絕對最低氣溫。九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本港陽光逐漸增多,驟雨減少。受高空反氣旋影響及隨著偏東氣流緩和,除九月二十九日及三十日局部地區有驟雨及雷暴外,本月餘下時間本港天氣轉為大致天晴及酷熱。
二零二一年九月有五個熱帶氣旋影響南海及北太平洋西部。


表 1.1 至 1.2 載列本月發出及取消各種警告/信號的詳情。表 2 則載列九月份天氣數字與平均數字的比較。
二零二一年九月發出的警告及信號
開始時間 | 終結時間 | ||
---|---|---|---|
日 / 月 | 時 | 日 / 月 | 時 |
1 / 9 | 0445 | 1 / 9 | 0600 |
1 / 9 | 0840 | 1 / 9 | 1200 |
1 / 9 | 1338 | 1 / 9 | 1600 |
1 / 9 | 1845 | 1 / 9 | 2135 |
4 / 9 | 0725 | 4 / 9 | 1130 |
5 / 9 | 1230 | 5 / 9 | 1400 |
5 / 9 | 1510 | 5 / 9 | 1615 |
6 / 9 | 1250 | 6 / 9 | 1500 |
7 / 9 | 1325 | 7 / 9 | 1430 |
9 / 9 | 1445 | 9 / 9 | 1615 |
12 / 9 | 1355 | 12 / 9 | 1600 |
13 / 9 | 1110 | 13 / 9 | 1400 |
14 / 9 | 0935 | 14 / 9 | 1600 |
15 / 9 | 1730 | 15 / 9 | 1845 |
15 / 9 | 2127 | 15 / 9 | 2230 |
16 / 9 | 1156 | 16 / 9 | 2100 |
17 / 9 | 1206 | 17 / 9 | 1530 |
18 / 9 | 0614 | 18 / 9 | 0850 |
19 / 9 | 1120 | 19 / 9 | 1800 |
19 / 9 | 1848 | 19 / 9 | 2100 |
20 / 9 | 0905 | 20 / 9 | 1630 |
21 / 9 | 1211 | 21 / 9 | 1600 |
22 / 9 | 1318 | 22 / 9 | 1530 |
23 / 9 | 0030 | 23 / 9 | 0530 |
23 / 9 | 0555 | 23 / 9 | 2300 |
24 / 9 | 0235 | 24 / 9 | 0830 |
24 / 9 | 0915 | 24 / 9 | 1100 |
25 / 9 | 0255 | 25 / 9 | 0430 |
29 / 9 | 1435 | 29 / 9 | 1730 |
30 / 9 | 1235 | 30 / 9 | 1630 |
開始時間 | 終結時間 | ||
---|---|---|---|
日 / 月 | 時 | 日 / 月 | 時 |
2 / 9 | 1145 | 6 / 9 | 1620 |
7 / 9 | 1145 | 14 / 9 | 1015 |
15 / 9 | 1115 | 15 / 9 | 1800 |
17 / 9 | 0745 | 18 / 9 | 1730 |
20 / 9 | 1115 | 20 / 9 | 1620 |
21 / 9 | 0745 | 21 / 9 | 1415 |
22 / 9 | 1120 | 22 / 9 | 1730 |
27 / 9 | 1100 | 30 / 9 | 1745 |
氣象要素 | 本月數據 | 距平(1991-2020) | 距平(1981-2010) |
---|---|---|---|
平均日最高氣溫 | 32.8 攝氏度 | 比正常高 2.3 度 | 比正常高 2.7 度 |
平均氣溫 | 29.7 攝氏度 | 比正常高 1.8 度 | 比正常高 2.0 度 |
平均日最低氣溫 | 27.8 攝氏度 | 比正常高 1.7 度 | 比正常高 2.0 度 |
平均露點溫度 | 25.4 攝氏度 | 比正常高 1.8 度 | 比正常高 2.0 度 |
平均相對濕度 | 78 % | 正常 | 正常 |
平均雲量 | 71 % | 比正常高 5 % | 比正常高 5 % |
總雨量 | 129.6 毫米 | 比正常低 191.8 毫米 | 比正常低 198.0 毫米 |
出現低能見度的時數Δ | 2 小時 | 比正常低 68.8 小時§ | 比正常低 68.8 小時§ |
總日照時間 | 218.5 小時 | 比正常高 44.1 小時 | 比正常高 46.2 小時 |
平均每日太陽總輻射 | 18.06 兆焦耳/平方米 | 比正常高 3.07 兆焦耳 | 比正常高 3.45 兆焦耳 |
總蒸發量 | 135.7 毫米 | 比正常高 12.9 毫米 | 比正常高 9.8 毫米 |
附註 : | 除日照、太陽輻射及蒸發量在京士柏氣象站記錄和能見度在香港國際機場觀測外,其他數據均在天文台錄得。 |
Δ | 在2004年及以前,香港國際機場的能見度讀數是基於專業氣象觀測員每小時的觀測數據。在2005年及以後,讀數是採用位於機場南跑道中間的能見度儀表在每小時前10分鐘的平均數據。這與使用儀器觀測來改進能見度評估的國際趨勢是一致的。 在2007年10月10日前曾出現於此網頁內香港國際機場2005年及以後的低能見度時數資料乃基於專業氣象觀測員每小時的觀測數據。有關資料已於2007年10月10日起改為以機場南跑道中間之能見度儀表在每小時前10分鐘的平均數據計算。 |
§ 1997-2020 平均值的距平 |


附註 : | 極高: 高於第95百分位數 高於正常: 介乎第75和第95百分位數之間 正常: 介乎第25和第75百分位數之間 低於正常: 介乎第5和第25百分位數之間 極低: 低於第5百分位數 百分位數值及5天移動平均值是基於1991至 2020年的數據計算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