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在二零零七年世界氣象日與傳媒談話

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在二零零七年世界氣象日與傳媒談話
﹝2007年3月23日﹞

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先生在今天(三月二十三日)世界氣象日的記者招待會上簡述香港天文台的工作。他宣佈了天文台「一區一站」和製作氣候變化教材套的計劃。

林先生對全體辛勤工作的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同事們憑著敬業樂業的心,服務人群,從完成一份又一份的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和滿足。」

香港天文台的隊伍在國際上得到高度讚賞和嘉許。目前有十七位同事在世界氣象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擔任多個專家組的職務,出任十一個主席、副主席或項目主持人的崗位,覆蓋的領域有防災減災、航空氣象、全球天氣網站的統籌等。林超英說: 「這反映了我們的科技實力、服務水平,以及國際氣象界對我們的信任。」

有關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修訂,林超英說: 「今年風季過後,我們會抱持開放態度,根據取得的經驗和市民的反饋,再作檢視。」他補充說:「為求系統貼近大眾的期望,我們的工作永無止境。」

展望未來一年,林超英宣佈即將展開的「一區一站」計劃,目標是全港十八區每區最少有一個量度氣温的自動站,先在九龍城區、港島東區和中西區增建。

鑑於香港市民近年對氣候變化愈加注意,林超英宣佈:「天文台計劃造一個教材套派送給學校,支援氣候變化推廣活動。」

為了加強預測海嘯的能力,香港天文台將購買一部寬頻地震儀,收到的數據可以用來計算地震時地殼錯動的仔細情況。林超英解釋:「根據這些數據連同海嘯電腦模擬的結果,天文台可以預測海嘯抵港時的高度。」

至於今年的天氣方面,林超英預計今年雨量接近正常,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數目最大機會是五到六個。

有關林超英先生在慶祝二零零七年世界氣象日記者招待會上的講稿全文,請瀏覽以下網頁:
http://www.weather.gov.hk/tc/dhkovoice/speech0323e.htm

 


圖一  台長林超英先生利用數值海嘯模式解釋一個假設在中國南海發生的海底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波擴散情况。

圖一 台長林超英先生利用數值海嘯模式解釋一個假設在中國南海發生的海底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波擴散情况。

 

圖二  台長林超英先生解釋天文台計劃造一個教材套派送給學校,支援氣候變化推廣活動。

圖二 台長林超英先生解釋天文台計劃造一個教材套派送給學校,支援氣候變化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