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為世界氣象組織管理的網站向世界發放各地官方天氣信息
香港天文台為世界氣象組織管理的網站向世界發放各地官方天氣信息 (2005年3月23日)
香港天文台受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委託開發和管理的兩個網站:「世界天氣信息服務」<www.worldweather.org> 和「惡劣天氣信息中心」 <severe.worldweather.org> 經過兩年的試驗運行從今天起(二零零五年三月二十三日)過渡到業務運作,正式成為世界氣象組織日常工作的一部份。這是世界氣象組織最近在聖彼得堡會議的一個議決事項。 香港天文台助理台長黃明松博士新近從世界氣象組織聖彼得堡會議回來,說:「這兩個實用並且容易操作的網站得到各地氣象同行嘉許,參與今年二月聖彼得堡會議的世界氣象組織成員代表們均一致支持將這兩個網站轉為世界氣象組織公眾天氣服務計劃範圍內的常規業務運作。我們為能協助世界氣象組織開發及管理這兩個網站服務全球社會而感到光榮。」 這兩個網站代表著世界各地官方氣象機構的共同努力。網站提供了一個權威的天氣信息源,使公眾和傳媒透過互聯網能輕易地獲取官方天氣信息。 世界氣象組織祕書長雅羅先生 (Mr. Michel Jarraud) 說:「創立這兩個網站顯示世界氣象組織為提供優質天氣服務給決策者及公眾所作出的長遠承擔,尤其是在提供預警方面。近期南亞海嘯所帶來的慘痛回憶再一次喚醒我們分享信息確實對防止和減輕大自然災害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氣象界仝人希望藉著互聯網,讓公眾很方便地獲得各國家氣象及水文服務機構所發出的可靠天氣觀測和預報,從而為世界提供更佳的服務。」 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楊敬基博士是這兩個世界氣象組織網站的協調員。他說:「推動這些計劃的最大挑戰和回報都繫於如何有效地與過百個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及語言背景的代表互通信息,雖然仍在學習中,但我也可以見證這一點,就是用心與人相交是獲得全球合作的關鍵,亦是這兩個網站成功的必備條件。」 在天文台協助建構這兩個網站的程式編寫員徐勇豪先生說:「能夠參與這份工作,並由試驗階段直至正式運作,是一個極寶貴的經驗。得悉網站每天的每一小時都切實地為全球過萬人服務,感到非常歡喜!回想去年十二月時,世界氣象組織祕書長和我們一同慶祝預報城市數目超越1,000的情景,到現今仍瀝瀝在目,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再有新的突破。」 天文台科學助理陳玉卿小姐說:「參與這個計劃,與不同國家的人溝通是一個很美好的經歷。每天我們都會收到來自世界各地以不同語言寄來的詢問電郵,如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我記得有一次難忘的經歷,是收到一封全俄文寫的電郵,我們整隊人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並出動俄英雙解詞典來翻譯電郵中的每一個詞語,才能應付過來,當然,現在回想,其實又是樂趣無窮。」 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說:「我們為能在這個成功的世界氣象組織計劃中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而感到非常自豪。這充分顯示出香港天文台是一個高效率的執行者,成功協同先進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為全球社會建設一個實用的信息服務。在這裏我要多謝為實現這兩個網站曾經付出努力和貢獻的同事。沒有他們的積極參與,不可能有今日的成果。」 「世界天氣信息服務」網站的內容包括官方城市天氣預報、氣候資料、官方天氣觀測。它亦提供網址連結到世界各地的官方氣象機構和旅遊局的網站,以方便用戶。到目前為止,「世界天氣信息服務」網站有101個世界氣象組織成員提供1016個官方城市天氣預報,另外亦有154個成員提供1075個城市的氣候資料。 「惡劣天氣信息中心」網站則提供各受熱帶氣旋影嚮的海洋區域的熱帶氣旋信息及警告,另外亦顯示全球惡劣天氣信息諸如大雨大雪的分佈圖。 香港天文台可算是應用互聯網科技向公眾提供天氣信息的先驅。在九十年代中,香港天文台已擠身在設計、管理和運作天氣網站的前列。有見香港天文台的領先技術,世界氣象組織在2000年委托天文台設計、發展及運作以上兩個試驗網站。這兩個試驗網站由2002年開始運作至今。除了向世界發放官方天氣信息外,它亦提供一個窗戶,讓發展中國家能把她們的天氣預報傳送到全球社會,提高她們的知名度。 在發展這兩個網站期間,香港天文台採用了一套極具彈性的數據接收設計。至使30多個發展中國家,其中包括13個最低度發展國家,均能參與提供天氣預報予「世界天氣信息服務」網站。再者,為了使信息更能伸展至世界各地的用戶,「世界天氣信息服務」網站已擴展到有四個語文版本,分別是英文、亞拉伯文、中文和葡文。後三個語文版本分別由安曼、中國和澳門管理。 我們鼓勵市民大眾在計劃旅遊或商務行程時,直接從這些網站獲取所需的城市天氣信息: 或經香港天文台網站 http://www.weather.gov.hk 獲取。 公眾如有查詢,可與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楊敬基博士聯絡(電話: 2926 8355 電郵: kkyeung@hko.gov.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