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總部首次觀察到冰雹
香港天文台總部首次觀察到冰雹 (2001年4月9日)
受到一股溫暖潮濕海洋氣流影響,香港星期一(2001年4月9日)早上有霧,港內能見度下降至1000米以下,稍後另一股偏東氣流亦抵達珠江口一帶。兩股氣流匯聚使空氣上升,並迅速發展為一個活躍的雷雨區。強烈的上升及下沉氣流使雷雨雲內的冰粒生長。當較大冰粒落至地面而仍未完全溶化,便形成冰雹。
香港天文台於下午五時半至六時之間收到9個冰雹報告,分別在尖沙咀、紅磡、旺角、油麻地、京士柏、油塘及灣仔。尖沙咀天文台總部亦觀察到冰雹,最大直徑為2.5厘米左右,這是天文台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首次在總部觀察到冰雹。圖1為產生冰雹的雷雨區移動路徑,圖2顯示降落在天文台總部的冰雹。
香港在過去三十多年(1967至2000年)共有31日的冰雹報告(表一),多數發生在春季(三及四月)。上一次本港觀察到冰雹是在1998年2月22日。
月份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總和 |
---|---|---|---|---|---|---|---|---|---|---|---|---|---|
冰雹報告 |
0 |
5 |
9 |
12 |
2 |
0 |
2 |
0 |
1 |
0 |
0 |
0 |
31 |
表一:1967至2000年天文台接獲冰雹報告的日數
4月9日下午的雷暴亦為本港帶來大雨,多處地區普遍錄得50毫米雨量,新界部份地區更錄得超過80毫米雨量。圖(3)為直至下午十時,本港雨量分佈圖。香港天文台先後發出了下列警告信號:
雷暴警告 | 下午3時05分至下午8時正 |
黃色暴雨警告信號 | 下午5時35分至下午7時05分 |
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 | 下午5時50分至下午7時05分 |
預測星期二(4月10日)大致多雲,能見度較低。氣溫介乎22至24度。吹和緩東風,離岸風勢清勁。當一道冷鋒在星期二晚間抵達華南沿岸時,本地會轉吹清勁北風及有雷雨,星期三(4月11日)天氣將轉涼。
有關最新的天氣預測,請參閱天文台的網頁: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currwx/flwc.htm (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及
http://www.weather.gov.hk/wxinfo/currwx/f5dc.htm (五天天氣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