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日 天文台開展新服務
世界氣象日 天文台開展新服務 (2001年3月23日)
香港天文台台長林鴻鋆博士今日(三月二十三日),即「世界氣象日」,在記者會中宣布,天文台即日起試驗性運作一個有聲網頁,使視障人士能更方便瀏覽天文台網頁。林鴻鋆又表示,天文台今年準備開展試驗性的長期天氣預報服務。 林鴻鋆說:「新的有聲網頁除了可發聲外,更設置了多個簡易按鈕,方便視障人士直接瀏覽所需網頁。」 林鴻鋆在示範新網頁時表示:「這些設置都是經過我們與香港失明人士協進會多次諮詢及試用後的產品。」天文台與香港失明人士協進會合作,準備了以點字寫成的使用說明簡介,派發給使用者。 林鴻鋆說:「如果一切順利,這個有聲網頁將會在年中左右正式推出。」 有聲網頁提供的資訊除了天氣情況及預測外,亦包括世界各大城市天氣資料、潮汐資料以及天文資料等。此外,天文台亦會將在八號風球懸掛時由天文台科學主任主持的新聞發布在網上廣播。 天文台互聯網天氣服務近年來廣受市民歡迎。去年瀏覽天文台網站人次平均每月約460萬,相比1996年開始網頁服務時平均每月11萬,增長約40倍。 林鴻鋆介紹試驗性的長期天氣預報時說:「以類比和統計方法所作的分析顯示,香港的氣候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影響頗為明顯。但每一次『厄爾尼諾』或『拉尼娜』事件因它的強度、出現時間和其他因素,所做成的影響也不盡一樣。」 1997年的強『厄爾尼諾』為香港帶來連場大雨。1999年是強「拉尼娜」年,有四個熱帶氣旋在香港登陸,香港並懸掛了自1983年以來首個十號風球。 林鴻鋆解釋:「從1999年年底至今,『拉尼娜』逐漸減弱。預期今年『拉尼娜』會續漸消散。因此,天文台預測今年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數目將會接近正常,即六個左右,而全年總雨量亦會接近正常,即約2200毫米。」 林鴻鋆說:「由於長期天氣預報尚在發展初階,因此我們需要作試驗性研究。今年是天文台在長期天氣預報工作的一個起步。天文台會繼續研究及開發預報工具,檢討各種方法的準確度和可用性,並會在2002年年底總結試驗結果及前瞻長期天氣預報的工作。」 林鴻鋆表示:「我希望在可見將來,天文台可以把長期天氣預報所涵蓋的內容更多元化。」 在記者會中,林鴻鋆呼籲市民,雖然去年香港沒有懸掛八號風球,大家應預早作好準備,做好防風的措施,切不可以鬆懈。 林鴻鋆說:「香港的雨季及風季即將開始,大家應預早作好準備,例如檢查門窗有否損壞;懸掛的招牌是否穩妥安全;去水道是否保持暢通等等。居住在低窪地帶及排水欠佳地區的市民應採取適當措施,防範水浸。私人斜坡業主須確保斜坡保持良好狀況及有足夠的雨水排水設施。公眾亦應採取預防措施,減低山泥傾瀉威脅。僱主與僱員應該預早制訂暴雨下的工作安排,包括上班、提早下班及復工等規定。」 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志願工作者 ─ 天氣、氣候及水」,林鴻鋆在「世界氣象日」向協助天文台收集氣象觀測資料的志願人員致謝。這些志願人員包括遠洋輪船及飛機的人員,以及本港政府機構和民間組織的義務觀察員等。 為了慶祝「世界氣象日」而舉行的香港天文台開放日展覽,將在本星期六及星期日(三月二十四日及二十五日)在尖沙咀彌敦道134A天文台總部舉行。三月二十四日開放入場時間為上午十時正至下午四時正,三月二十五日開放入場時間為上午九時三十分至下午四時正;展覽場地將在下午四時四十五分關閉。歡迎市民從彌敦道入口進場參觀,無需入場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