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輻射對人體造成什麼生物效應?

特點

輻射影響人體的第一個特點是所吸收的能量不大,但生物效應嚴重。例如,接受了達10戈的致死劑量後,人體溫度只因所吸收的能量而升高0.02 °C,而這個劑量卻可使全部受照者死亡。

第二個特點是生物損傷有潛伏期。急性效應可以在幾小時到幾天內出現,而遠期效應一般都在幾年以後出現。

效應類型

一般來說,因輻射照射而產生的生物效應,可按照效應發生的規律、出現的時間或出現的對象來分類﹕

按效應發生規律分類 按效應出現的時間分類 按效應出現的對象分類 機體變化
組織反應(確定性效應) 近期效應 軀體效應
  • 皮膚損傷
  • 生育器官損傷
  • 造血器官損傷
  • 消化器官損傷
  • 中樞神經損傷
組織反應(確定性效應) 遠期效應 軀體效應
  • 白內障
  • 免疫系統受損
隨機性效應 遠期效應 軀體效應
  • 癌病
隨機性效應 遠期效應 遺傳效應
  • 遺傳病

人體關鍵組織的反應

人體內不同組織對輻射亦有不同的敏感度。例如,小孩的甲狀腺,女性乳房和骨髓分別對實體癌症和白血病的引起具有相對高的敏感度,但肌肉和結締組織具有相對低的敏感度。

人體關鍵組織對輻射的反應
關鍵組織 對輻射的反應
生殖腺 在致癌方面,生殖腺對輻射的敏感性較低,主要的考慮是遺傳效應,發生率與劑量成正比。
骨髓 骨髓對輻射的敏感度比較高。輻射照射骨髓所引起的癌症風險包括白血病(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外)和多發性骨髓瘤。此外,輻射使骨髓抑制血液形成的劑量閾值約0.5戈。
對輻射敏感的細胞是骨內膜細胞和骨表面上皮細胞。骨的敏感度低於乳腺、紅骨髓、肺和甲狀腺。
由於在含高濃度氡氣及其子體的環境工作,礦工的肺癌發生率因而增加。外照射也有可能引起肺癌。
甲狀腺 輻射可誘發甲狀腺癌。但因現時治療甲狀腺癌的方法較為有效,所以死亡率較低。
乳腺 研究指出輻射引起女性乳房癌症的風險會隨著輻射劑量線性增加,但隨受照年齡上升而減少。
皮膚 輻射引致的皮膚病變與劑量及受照的面積有關。主要的病徵是皮膚紅腫,潰瘍及壞死。誘發皮膚癌的發生率低於上述組織。
眼晶體 輻射對眼晶體可造成白內障。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 在二零一一年於「組織反應的聲明」中把眼睛晶狀體組織反應(確定性效應)的劑量閾值定為0.5戈。
胚胎 胚胎受照後的變化取決受照時的妊娠階段。當胚胎中細胞數目很少而其性質尚未分化,受損傷的結果多半是胚胎死亡。科學家通常認為在懷孕後最初三周內胎兒受到照射,是不會引起活產嬰兒身上出現確定性或隨機性效應。從受孕後三周到妊娠結束,照射可能會令正在發育的器官出現畸形及增加活產嬰兒患癌症的機會。

以上資料由衞生署放射衞生科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