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台長嘉許天文台傑出同事 (2018年度)

嘉獎信

得獎者 備註
趙汝揚, 學術主任
馮健華, 雷達機械師
劉智勇, 高級科學助理
衛恒傑, 網絡及系統專家 (機電署同事)
周志堅, 高級學術主任
黃冠華, 高級學術主任
黃 濤, 高級學術主任
辛錦濤, 高級科學助理
張啟光, 高級科學助理
許嘉豪, 科學助理
胡永華, 科學助理

2月18日農曆年初三,機場的供電系統發生故障,繼而影響機場氣象觀測系統同埋風切變及湍流預警系統。這組同事作出迅速反應,立即開始修復系統問題,令系統可以短時間內修復,並盡力確保機場氣象所的服務不受影響。這組同事表現出高度既專業精神及對工作無私既奉獻。

林俊明, 高級科學助理
陳曉嵐, 科學助理
梁子豪, 科學助理

這組同事憑藉他們敏銳的洞察力及觸覺,為天文台社交媒體平台的內容提出建議,保持的專業天文台形象。

鄭子路, 高級學術主任
梁思敏, 前實習生
曾卓成, 高級資訊科技主任 (機電署同事)

這組同事成功開發一個中央平台,讓同事儲存、分享及管理內部既源代碼,促進左天文台同事之間既知識共享及工作效率。

蔡子淳, 科學主任
周萬聰, 社交媒體行政主任
楊泳森, 社交媒體研究員
黃珊珊, 攝錄師
黃婷婷, 平面設計師

這組同事為天文台社交媒體平台的開展作出重大貢獻。他們的努力確保了香港天文台社交媒體平台的順利啟動和運作,並有助於提升香港天文台的正面公眾形象。

黃婷婷, 平面設計師

這位同事為天文台拍攝了多個好受歡迎既冷知識節目,當中包括:“年末小劇場 - 2017天氣回顧”,“點解新界又再低幾度?”,“咩係回南天?點解冷氣機抽濕無咁好?”,“點解由香港搭飛機去日本通常比回程快?全城Complain熱辣辣。有部份是黃小姐放假時間拍攝。氣象冷知識節目深受大眾歡迎,有助提升天文台的形象。

葉靜蘭, 辦公室助理員

這位同事於過往一年為機場氣象所的同事提供了可靠的支援服務,包括定期清潔機場氣象所休息室,使機場氣象所的同事在換更期間能夠有舒適的地方用作休息,更主動提醒要輪更工作的同事去收取重要文件,使他們能有效地執行職務。

吳淑嬌, 高級學術主任
袁俊邦, 學術主任
張永佳, 學術主任
陳笑容, 高級科學助理
陸兆江, 科學助理
吳培文, 科學助理
梁浩信, 高級資訊科技主任 (機電署同事)
徐百俊, 網絡及系統專家 (機電署同事)
衛恒傑, 網絡及系統專家 (機電署同事)

這組同事盡心盡力重整及加強五樓伺服器室的相關基礎設施,提供一個可靠的運作環境,以容納關鍵的電腦系統。

蔡本良, 高級科學主任
李立信, 高級科學主任
黃偉健, 高級科學主任
何宇恒, 科學主任
龔穎恒, 科學主任
吳彥琳, 科學主任
柯銘強, 科學主任
沈志泰, 科學主任
唐宇煇, 科學主任
張思遠, 學術主任
蔡瑞聰, 學術主任
沈潔瑩, 學術主任
翁忠海, 學術主任
李淑明, 高級科學主任
李子祥, 高級科學主任
陳恩進, 科學主任
何俊傑, 科學主任
郝孟騫, 科學主任
江 偉, 科學主任
江如秋, 科學主任
趙肖儀, 總科學助理
陳 勇, 高級科學助理
林俊明, 高級科學助理
張永祥, 科學助理
陳傳韻, 科學助理
陳曉嵐, 科學助理
許嘉豪, 科學助理
林美嬋, 科學助理
劉達觀, 科學助理
陳嘉儀, 見習科學助理
陳少斌, 見習科學助理
溫啟天, 見習科學助理
丘翠虹, 見習科學助理
吳淑嬌, 高級學術主任
鄭子路, 高級學術主任
張永佳, 學術主任
袁俊邦, 學術主任
陸兆江, 科學助理
吳培文, 科學助理
梁浩信, 高級資訊科技主任 (機電署同事)
岑盧年, 高級資訊科技主任 (機電署同事)
翁健成, 網絡及系統專家 (機電署同事)
李志偉, 網絡及系統專家 (機電署同事)
陳泰顯, 網絡及系統專家 (機電署同事)
衛恒傑, 網絡及系統專家 (機電署同事)
蔡立文, 前總科學助理
張啟光, 高級科學助理
曾滿堂, 高級科學助理
曾榮基, 科學助理
倫兆鴻, 高級學術主任
周真源, 學術主任
徐家敏, 二級系統分析程序編製主任
韓啟光, 科學主任
謝淑媚, 科學主任

這組同事在超強颱風山竹影響香港期間,適時與不同持份者及公眾溝通,傳達有關天文台發出熱帶氣旋警告訊號的決定及相關資訊。當時,山竹嚴重威脅香港,天文台亦發出十號颶風信號,他們堅守崗位,維持專業服務,令山竹的影響減到最低,保障公眾安全。

呂永康, 總學術主任
許建忠, 總學術主任
岑富祥, 總學術主任
何家亮, 總學術主任
孔繁耀, 署理總學術主任
張 冰, 科學主任
陳敏儀, 高級學術主任
麥啟倫, 高級學術主任
陳建宇, 高級學術主任
黃德勤, 高級學術主任
周志堅, 高級學術主任
關錦倫, 署理高級學術主任
黃秋平, 署理高級學術主任
莫正華, 學術主任
楊賀基, 學術主任
陳傲軒, 學術主任
張敏思, 學術主任
陳永鏗, 學術主任
李雅榮, 高級科學助理
辛錦濤, 高級科學助理
梁桂江, 署理高級科學助理
石豐紳, 科學助理
梁子豪, 科學助理
李紹駿, 科學助理
劉智勇, 高級科學助理
潘家傑, 二級系統分析程序編製主任
何柏勝, 總學術主任
黃秀霞, 高級學術主任
這組同事在超強颱風山竹影響香港期間,努力確保了機場氣象所順利運作。當時,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他們緊守崗位,向不同持份者及公眾傳達天氣狀況及與航空交通及機場運作相關的資訊,令山竹對航空交通的影響減到最低。
楊國仲, 科學主任
李鳳瑩, 科學主任
林日榮, 學術主任
馬立賢, 科學助理
姚鳳雲, 科學助理
邱子希, 科學助理
周萬聰, 社交媒體行政主任
楊泳森, 社交媒體研究員


這組同事在超強颱風山竹影響香港期間,持續不斷地提供後勤支援,安排中央簡報,確保簡報內容能及時傳達到傳媒及社交平台, 並確保社交平台運作順暢。
馮國柱, 總科學助理
楊鑫鑫, 一級行政主任
李浚昇, 二級行政主任
張家俊, 二級行政主任
葉大為, 文書主任
伍世民, 二級督導
溫裕彤, 助理文書主任
楊國樑, 文書助理
胡偉雄, 助理物料供應員
葉靜蘭, 辦公室助理員
古偉寶, 二級工人
陸文亮, 二級工人
區國威, 二級工人
戴惠笑, 二級工人
黃雪影, 二級工人
容碧華, 二級工人
李耀宗, 汽車司機
鄭耀東, 汽車司機
馮志文, 汽車司機
潘寶華, 汽車司機
鄭亞財, 汽車司機
陳澤濤, 汽車司機

這組同事在超強颱風山竹影響香港期間,為部門提供了可靠的支援服務,包括加固天氣預測總部門窗,為同事在缺乏公共交通工具的情況下安排交通、巡視天文台場地並清除潛在危險,以及為總部值班的同事提供各種後勤支援,使部門同事能夠安全有效地執行職務。

林靜芝, 高級科學主任
陳兆偉, 科學主任
林學賢, 科學主任
余美鳳, 總科學助理
這組同事在超強颱風山竹影響香港期間,時刻監察香港周邊核電站及香港既環境輻射水平,並與有關機構保持緊密聯繫。他們確保香港在惡劣天氣環境下對於潛在既緊急情況有充足既準備。
郭冠業, 雷達機械師
賴偉倫, 雷達機械師
吳樹坤, 雷達機械師
余才來, 雷達機械師
麥敏儀, 總科學助理
林美嬋, 科學助理
劉耀祺, 科學助理
凌永琛, 科學助理
這組同事在超強颱風山竹影響香港期間,維持自動氣象站的正常運作。在山竹過後,他們採取適當行動,修復損壞的自動氣象站,令氣象資料的收集不受到影響。
陳恩進, 科學主任
葉志榮, 高級雷達機械師
胡文耀, 雷達機械師
鄔重發, 雷達機械師
方子泓, 科學助理

這組同事在超強颱風山竹吹襲香港期間,他們緊密監察潮汐站的運作,並適時啟用備用裝置,使潮汐站所收集到的資料可以實時傳送到天文台。

葉永成, 高級雷達機械師
鄺正勤, 雷達機械師
柳志豪, 雷達機械師
楊志宇, 雷達機械師
麥文輝, 雷達機械師
胡文耀, 雷達機械師
這組同事在超強颱風山竹影響香港期間,長時間工作,分別維持大帽山同大欖角的天氣雷達正常運作。在山竹帶來的惡劣天氣影響下,他們迅速採取適當行動,確保雷達圖像數據的傳輸不會中斷,令天文台熱帶氣旋警告服務不會受到影響。
周克銘, 雷達機械師
黃子寬, 雷達機械師
陳俊傑, 雷達機械師
梁庭傑, 雷達機械師


這組同事在超強颱風山竹影響香港前,預先為天文台既氣象設備進行加固,山竹過後,他們採取迅速行動,修復損壞的氣象設備,令氣象資料的收集和傳輸所受的影響減至最低。

王志清, 高級科學助理
盧志雄, 科學助理
黎景祥, 科學助理

這組同事在超強颱風山竹影響香港期間,維持自動高空探測系統的運作,收集高空的天氣資料。這些資料有助預報員作出準確的天氣預測

唐宇煇, 科學主任
蔡立文, 總科學助理
甄景麟, 系統分析製主任
彭康文, 二級系統分析程序編製主任
談楚穎, 前系統分析製主任
江力華, 科學助理
容兆茵, 平面設計師

這組同事克服很多的技術挑戰,運用雲端科技,成功推出SWIC 2.0網站。他們同時有效地和中國氣象局聯繫,使由天文台及中國氣象局共同開發的GMAS-A順利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