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二零零八年七月的熱帶氣旋概述

二零零八年七月的熱帶氣旋概述

(路徑圖)

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區域在二零零八年七月出現了兩個熱帶氣旋。

海鷗於七月十四日在高雄東南約63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為一熱帶低氣壓,並向西南緩慢移動。海鷗於翌日增強為熱帶風暴。它於七月十六日大致轉向西北偏北移動及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翌日進一步增強為颱風。海鷗於七月十八日清晨橫過台灣北部及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根據報章報導,海鷗為台灣帶來豪雨,引致水災及山泥傾瀉,造成20人死亡、農業損失逾10億元新台幣。海鷗於當日傍晚在福建東北部霞浦縣附近登陸,並進一步減弱為熱帶風暴。福建部份地區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三億元人民幣。海鷗於七月十九日轉向東北偏北移動,橫過浙江及江蘇,翌日轉向東北移動。海鷗於七月二十一日在朝鮮附近變成溫帶氣旋。

鳳凰於七月二十四日在沖繩島東南約70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為一熱帶低氣壓,並大致向西移動。鳳凰於七月二十五日增強為熱帶風暴,翌日再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七月二十七日進一步增強為颱風及轉向西北移動。它於七月二十八日早上橫過台灣。根據報章報導,台灣有兩人死亡、另六人受傷,農作物損失超過三億元新台幣。鳳凰於當晚在福建省福清市登陸,翌日首先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後再減弱為熱帶風暴。它於七月三十日減弱為熱帶低氣壓,隨後在陸地減弱為一低壓區。鳳凰為中國東南部帶來暴雨,並引發江蘇受龍捲風襲擊,共造成六人死亡、超過40人受傷,超過2000間房屋倒塌或損壞,直接經濟損失約15億元人民幣。

 

路徑圖
二零零八年七月的熱帶氣旋路徑圖


颱風海鷗在二零零八年七月十七日約下午十一時的紅外線衛星圖片。


颱風鳳凰在二零零八年七月二十七日約下午十一時的紅外線衛星圖片。

〔這些衛星圖像接收自日本氣象廳的多用途輸送衛星-1R (MTSAT-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