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鮎魚
超強颱風鮎魚 (1013)
二零壹零年十月十三日至二十四日
鮎魚是香港天文台在二零壹零年第五個需要發出警告信號的熱帶氣旋。它亦是本年度在北太平洋西部上首個超強颱風。
熱帶低氣壓鮎魚於十月十三日在關島西南偏西約450公里的北太平洋西部上形成,並向西北偏西移動,當日黄昏增強為熱帶風暴。鮎魚於十月十五日向西北移動,並在菲律賓以東的太平洋上逐漸增強為颱風,翌日向西北偏西移動。它於十月十七日轉向西南偏西移動,及增強為超強颱風,並達到其最高強度,中心附近持續風力達到每小時230公里。它於十月十八日橫過呂宋,並減弱為強颱風。鮎魚於十月十九日減慢其移動速度並採取偏西路徑,於十月二十日轉為大致向北移動。它於十月二十二日在南海東北部減弱為颱風,翌日在福建漳浦沿岸登陸,並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鮎魚於十月二十四日進一步移入內陸,早上在福建消散。根據報章報導,鮎魚吹襲期間,菲律賓最少有36人死亡,並觸發山泥傾瀉,1 000多間房屋被摧毀,稻米損失達15億披索(約港幣2.7億元)。鮎魚為台灣帶來大雨,造成山泥傾瀉,引致最少13人死亡, 26人失蹤,其中21人是由於旅遊巴在公路發生山泥傾瀉時失蹤。鮎魚造成福建超過64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16億元人民幣。一艘貨船及漁船分別在福建及浙江海域沉沒,共有一人死亡、20人失蹤。此外,福建古雷鎮有超過2 000艘漁船被毀。
香港天文台於十月二十日下午4時35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鮎魚位於香港東南偏南約570公里。當日香港吹清勁北至東北風,離岸海域及高地間中吹強風。由於鮎魚繼續靠近華南沿岸及受到鮎魚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下,天文台在十月二十一日上午5時40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當時鮎魚集結在香港東南約480公里。當日本港風勢增強,吹清勁北風,離岸吹強風,高地間中吹烈風。香港天文台總部在十月二十一日下午2時34分錄得最低瞬時海平面氣壓1002.0百帕斯卡,當時鮎魚位於香港東南約440公里。鮎魚於十月二十二日上午2時左右在香港東南偏東約430公里處掠過。鮎魚接近黃昏時減弱為颱風,本港風勢亦逐漸減弱。天文台在下午6時05分改發一號戒備信號,取代三號強風信號。其後本港風勢進一步減弱,天文台於下午8時4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受到東北季候風及鮎魚的共同影響,十月二十日香港大致多雲及天氣乾燥。受到鮎魚的外圍雨帶影響,十月二十一日及二十二日有幾陣驟雨。
在三號強風信號發出期間,青衣一個地盤內一座50米高天秤向後折曲,幸事件無造成傷亡。鮎魚掠過香港期間,最少有10宗塌樹報告。中環上亞厘畢道、九龍城東頭邨及大帽山荃錦公路有大樹被風折斷,影響該處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