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與船運界合作加強南海氣象觀測
2015年7月10日
今年6月香港天文台與天文台船運界聯絡組成員東方海外貨櫃航運有限公司 (OOCL) 合作,測試利用遠洋船舶在南海進行氣象觀測的可行性,效果令人相當滿意。
科學主任林學賢博士和高級科學助理馮國柱先生於6月13至18日期間登上東方海外旗下由香港開往新加坡的貨櫃輪「東方釜山號」(M.V. OOCL BUSAN),利用便攜式高空探測系統,在南海的航程中先後施放了七個繫有探空儀的氣球,以收集高空大氣的溫度、濕度、風向、風速等氣象數據。
另外,天文台亦委託OOCL另一艘貨櫃輪「東方亞特蘭大號」(M.V. OOCL ATLANTA) 於6月26日航行至南海中部時投下一個配備量度氣壓及海水溫度感應器的飄移浮標,讓其在氣象觀測資料貧乏的海域上隨水漂流,每小時把所在位置的氣壓及海水溫度數據通過衛星傳送回天文台。
以上兩項試驗是天文台與船運界合作的成果,也是天文台在海洋氣象觀測工作方面的新里程。在南海加強氣象數據的收集,有助監測南海及其周邊地區的天氣,更可以提升預報熱帶氣旋的能力,保障區內船舶航行的安全。
升空前一刻,強風把繫有探空儀的氣球吹得變形
2015年6月16日上午8時探空氣球在南海上空所收集的高空氣象數據
船員把飄移浮標投放到海上的一刻
飄移浮標在南海錄得的氣壓及海水溫度數據
施放探空氣球的位置及飄移浮標在南海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