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授時服務歷史

香港授時服務歷史 

香港天文台是香港的法定計時機構。向公眾,尤其是航海人員,提供準確的報時服務是天文台於 1883 年成立時的主要任務之一。早期,天文台採用直徑六吋的赤道儀及直徑三吋的中星儀來作天文觀測,其中中星儀的觀測主要用作測定地方時。天文台在尖沙咀警署前的桅杆上降下直徑六呎的時間球,用作報時信號。每天下午十二時五十分,在警署內的沙展合力協助下,將時間球升至圍杆的頂部,然後於下午一時正投下。 1885 年 1 月 1 日香港時間1300時,第一次降下了時間球。該時間球球塔稍後於 1908 年 1 月遷至大包米。

1904 年香港採納格林尼治平時作為香港時間的基礎。香港時間較格林尼治平時快八小時。由於電台的設立,並廣泛地用作報時廣播,時間球於 1933 年 6月 30 日拆除。

天文台於1924年設置Leroy 1350擺鐘,戰後再添置擺鐘,並利用其他中心的報時信號作為校準擺鐘之用。報時準確度逐漸改良,每日的誤差由數秒逐漸改進至五分之一秒。

1966 年,天文台安裝了一座石英報時系統來代替擺鐘。同年開始以 95 兆赫頻率直接由天文台播出6響報時信號。該服務在 1989 年 9 月 16 日結束。

1972 年 1 月 1 日香港採用協調世界時作為法定時間標準。1980 年並購置銫原子鐘報時系統,其後於 1994 年作出更換。控制原子鐘的頻率標準屬基本標準,準確度為每日 1 微秒以內,並可溯源至日本郵政省通信總合研究所的基本標準。

2004年,天文台安裝了一套高準確度授時系統,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共視方法,向國際度量衡局提供天文台的原子鐘時間數據,參與訂定協調世界時。天文台亦根據國際度量衡局提供的時間數據調校原子鐘,使其準確度保持在一百萬分之一秒以內。

今天,香港天文台的授時服務以銫原子鐘報時系統作為標準,準確度達到每日 0.01 微秒以內。此準確度,對於科學、工業及專業人士尤為有用。市民現可透過互聯網利用香港天文台的網上時鐘打電話問天氣系統及香港電台的六響報時信號對時,同時亦可透過天文台的網絡時間服務校對電腦時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