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和流星雨
流星是星際塵粒或流星體以高速進入大氣層時,與大氣層摩擦燃燒而產生的光跡。
有時天空中會出現多顆軌跡相近的流星,稱為流星雨。 這些流星產生自天空中的相同地方。一般來說,流星雨會維持幾小時至幾天左右,而且每年出現,雖然每年的流星數目會有所不同。
流星雨和彗星
在彗星運行的過程中,尤其是接近太陽時,會不斷將物質向外擴散。這些物質部分會散發在彗星的軌道上,形成橢圓形的流星群環。
如果地球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與彗星的軌道相交,那麼每年地球都會在相同時間穿過彗星遺下的流星群環。受地球引力影響,彗星遺下的部分物質會進入地球大氣層而形成流星雨。
主要流星群
| 名稱 | 出現時間 | 相關的彗星及其週期 | 
|---|---|---|
| 天琴座流星群 | 四月 | 1861 I (416年) | 
| 寶瓶座η流星群 | 五月 | 哈雷 (76年) | 
| 英仙座流星群 | 七月至八月 | 1862 III (105年) | 
| 獵戶座流星群 | 十月 | 哈雷 (76年) | 
| 金牛座流星群 | 十月至十一月 | 恩克 (3年) | 
| 獅子座流星群 | 十一月 | 譚普–塔特爾 (33年) | 
| 雙子座流星群 | 十二月 | * | 
* 雙子座流星群源自小行星Phaethon,其產生過程與其他由彗星產生的流星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