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淺談水龍捲

淺談水龍捲

龔穎恒
2018年8月

水龍捲是一條快速旋轉、夾雜著水滴的雲柱,由對流雲的底部連接著水面。水龍捲的風速一般較陸地上的龍捲風為低。由於水龍捲有時能將水吸起,它也俗稱為「龍吸水」。
水龍捲可分為兩大類型[1]:第一類較為常見的水龍捲,是在相對良好的天氣下發生,和雷暴沒有直接關係。這類水龍捲通常發生在快速發展的濃積雲底下。有研究指出,源自對流雲之下沉氣流到達海面後,會向外擴散造成冷外散氣流。而在這些冷外散氣流的匯聚區域內,再加上溫暖的海面,便會有利這類水龍捲的形成(圖一) [2]。漩渦先在海面上開始發展,然後逐漸向上伸展,當漏斗形成時,水龍捲已達成熟階段。這類水龍捲的生命週期和移動路徑都較短,一般不會持續超過二十分鐘。此外,當它們登上陸地後,便迅速消散,很少會深入內陸。
第二類水龍捲的形成機制和特徵則與陸上的龍捲風相同,通常和猛烈雷暴相關。它們會伴隨著惡劣天氣如大風及冰雹,並有時會在陸上發展之後移至海上。與第一類不同,這類水龍捲在雷暴內由上至下發展,在起初階段會先出現漏斗雲,之後逐漸延伸至地面或海面。
水龍捲一般出現在熱帶地區和副熱帶地區。其發生頻率的高峰是在早上,其次是在接近黃昏時段。水龍捲雖然在香港較為罕見,但在某些地區則十分常見。例如美國的佛羅里達礁島群,可能是全世界最多水龍捲出沒的地方,每年發生的數目超過四百個[3]
天文台在二零一八年六月內,共有三天接獲水龍捲報告,其中有兩次都在長洲附近水域發生(圖二、三)。這兩次水龍捲都沒有伴隨著雷暴。在香港出現的水龍捲於五月至十月期間的雨季最常見(圖四),在一九五九年至二零一七年間,於香港目睹的水龍捲個案共有三十五宗。
圖一
圖一:第一類水龍捲形成之概念模型
圖二a
圖二a:2018年6月7日黃昏時份,天文台拍攝到長洲東灣出現水龍捲。
圖二b
圖二b:天文台雷達圖像顯示當其時長洲附近有零散雨區,而當日黃昏香港境內並沒有閃電記錄。
圖三
圖三:2018年6月22日早上,有市民於長洲拍攝到水龍捲。(照片來源:Kit La)
圖四
圖四:香港錄得的每月總水龍捲報告日數 (1959 - 2017)
參考資料:
[1] https://www.weather.gov/mfl/waterspouts
[2] Simpson, J., B. R. Morton, M. C. McCumber, R. S. Penc, 1986:Observations and Mechanisms of GATE Waterspouts. J. Atmos. Sci., 43, 753–783.
[3]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weather/2015/05/26/waterspouts-florida/2795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