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做避雷針
勿做避雷針
許建忠
2011年6月
積雨雲內急劇擾動的氣流會令雲中的冰晶互相碰撞,因而帶電。一般來說,積雨雲的上部帶有正電荷,中下部帶負電荷。而雲底與地面產生感應,使地面帶有正電荷。當正負電荷之間的電壓到達某程度時,雲與雲之間或雲與地面之間就會出現放電的現象。
地面的電荷會根據地形而有不同的分佈。在彎曲的地面上,電荷會比平地多一些﹙見圖一﹚。高聳的物體,它本身就是地面上最彎曲的部分。當地面受積雨雲感應而產生電荷時,它就會集中較多的電荷,而放電的機會則較高。因此,高聳的物體是較容易被雷電擊中。
避雷針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而運作的。它是一條安裝在建築物頂部的金屬棒,下部伸延至地底。當雷暴發生時,它把附近的雷電都吸引過來,然後引到地下去,保護建築物不受雷擊。
在雷暴發生時,切勿站立在空曠的地方,或躲在高樹或電線桿下面,以免成為避雷針,被雷電擊中。

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