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高處不勝寒

高處不勝寒

何家漢

圖一
安娜普納南峰 - 從尼泊爾遠眺喜瑪拉雅山(圖片來源:http://www.euronet.nl/users/e_wesker/photo.html)
終年積雪的高山帶給大家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但為什麼高的地方天氣會較冷呢?這便要從空氣的加熱過程說起。
在地球上使空氣加熱的天然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包括受太陽直接照射和透過地面吸收太陽能後再釋放出來的熱。本來,高空中的空氣較接近太陽,所受的太陽輻射較多,但由於空氣直接吸收太陽能的能力有限,因此氣溫升高,主要是依靠地面吸收太陽能後,再慢慢地通過不同物理過程(包括輻射、對流、亂流等)形式向空氣中傳播,將地面上空的空氣加熱。
愈往山上走,氣溫也就變得愈低,但下降多少呢?從水平面每上升一千米,氣溫就下降約攝氏六度。例如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山高約8800多米,即使在夏季時地平面氣溫在攝氏19至28度,但在峰頂卻較地面低約50度,只有攝氏零下20至30度之間,而在冬天時,峰頂氣溫可低至零下50度。諺語說「高處不勝寒」,具其科學解說,確切地印證人們的體驗。
參考資料:
[1] 安徽省休寧縣《風雲可測》編寫組,1976,風雲可測,北京,商務印書館
[2] 陽明書局編輯部,1993,十萬個為什麼?,台北,輔新書局
[3] Wallace J.M. and P.V. Hobbs (1977): Atmospheric Science, An Introductory Survey, Academic Press, Inc., 467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