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事後孔明」的「最佳」路徑?

「事後孔明」的「最佳」路徑?

蔡振榮、周萬聰
2018年2月

「打風」過後一段時間,天文台便會發布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的臨時報告,包括熱帶氣旋的路徑及強度和影響香港期間本港的風力、雨量、水位等資料。
大家或會發現熱帶氣旋報告內的資料或分析結果,有時與風暴襲港期間公布的有所差異。這是因為「打風」時所收集的氣象數據,因種種的問題,未必可以每次均能在有限時間內傳送到天文台,當值預報員往往只能基於當時可掌握的資料作出專業的判斷,適時地發放預報及警告。
「打風」過後,天文台會將所有收集得到的數據,包括一些非常規的資料,重新整理及進一步跟實時收集的數據作比對及核實。故此風暴過後,天文台會進行鑑證式分析,務求重組熱帶氣旋移動路徑及強度變化的一幅整合圖畫,編製「最佳路徑分析(Best Track Analysis)」,作為日後氣候及個案研究的參考資源。在電腦還未普及的年代,「最佳路徑」由人手繪製,風暴定位、強度、氣壓等資料,在地圖上排得密密麻麻,幾乎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得清楚呢!
圖一
圖一   1983年颱風「愛倫」的「最佳路徑」
這些路徑的分析,被稱為「最佳路徑」,當然是因為在製作過程中包含了「事後孔明」的智慧在內。由於熱帶氣旋大部分時間在海上,資料有限,有些時候確實需要掌握「事後的實況」,才能更準確地還原「事前的真相」。不過縱然是「最佳路徑」亦可能會因應隨後發現更新的資料或研究分析的結果再作修訂。一言以蔽之,本著科學追求真相的精神,沒有「最佳」,只有不斷追求「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