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多個熱帶氣旋同時出現

多個熱帶氣旋同時出現

呂永康
2011年12月

你可能留意到,在天氣報告中,天文台間中會同時提及兩個或以上的熱帶氣旋消息。這個情况在我們身處的區域常見嗎?在這情况下,這些熱帶氣旋的動向又如何呢?
在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上,多個熱帶氣旋同時出現的情况通常在夏、秋季節發生。在夏、秋季節,赤道附近的熱帶輻合帶不時會變得活躍,而出現超過一個熱帶氣旋形成的情況。兩個熱帶氣旋同時出現的情况並不罕見,例如二零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分別影響南海北部及北太平洋西部的強烈熱帶風暴洛坦和熱帶風暴梅花。三個或以上熱帶氣旋同時出現的情况則較為少有。根據天文台記錄,表一列出近年的例子。
年月 熱帶氣旋名稱
2010年8月 獅子山、圓規、南川
2009年8月 天鵝、莫拉克、艾濤
2008年9月 薔薇、米克拉、海高斯
2007年8月 南海上的熱帶風暴、帕布、蝴蝶
2006年8月 瑪莉亞、寳霞、清松
2005年9月 蘇拉、達維、龍王
2004年8月 鮎魚、暹芭、艾利
2002年7月 查特安、夏浪、娜基莉
2001年7月 康妮、玉兔、桃芝
表一 西北太平洋及南海上同時出現三個或以上熱帶氣旋的例子
一般認為當兩股熱帶氣旋之間的距離在一千公里以內,「藤原效應」便會變得明顯,兩股熱帶氣旋會互繞轉動(參考1)。基於類似的機制,當多個熱帶氣旋同時出現時,它們的路徑也同樣會反映互相牽引的作用。我們可以利用以下的一個例子說明。
二零零九年八月九日早上,三個熱帶氣旋同時在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上出現 -熱帶低氣壓天鵝、颱風莫拉克及一股熱帶低氣壓(隨後增強為熱帶風暴艾濤(圖二))。颱風莫拉克正在橫過台灣海峽,其環流龐大,中心附近最高風速估計為每小時120公里,是天氣圖上的主要天氣系統(圖二)。同時,天鵝集結在海南島附近,中心附近最高風速估計為每小時55公里,在天氣圖上是一個較小型的天氣系統。受到莫拉克的廣闊環流影響,天鵝由原先向西南移動急轉為向東移動(圖三)。當天早上的衛星雲圖顯示,天鵝的環流頗弱,只可以從可見光的圖像(圖四)所顯示的低空雲線追蹤其向東飄移的環流中心,而反映深厚對流雲層的較光亮雲團已飄離其中心,處於海南島以西。下午天鵝進一步向東移動,並在南海北部上消散。當天傍晚的衛星雲圖(圖五)顯示,天鵝的殘餘環流已經消失於莫拉克的環流內。這個例子顯示,除了不規則的移動路徑外,較強的熱帶氣旋也有可能把較弱的熱帶氣旋吸納入其環流內。
另一方面,北太平洋西部上空的熱帶風暴艾濤與颱風莫拉克相對地保持足夠遠的距離,因此它們之間的互動效應並不明顯。
1
圖一:二零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下午8時紅外線衛星雲圖所顯示的強烈熱帶風暴洛坦和熱帶風暴梅花。(衛星雲圖接收自日本氣象廳的 MTSAT衛星)
2
圖二:二零零九年八月九日上午8時的天氣圖,顯示北太平洋西部及南海上的三股熱帶氣旋 -天鵝、莫拉克及熱帶低氣壓(隨後發展成熱帶風暴艾濤)。
3
圖三:二零零九年八月三股熱帶氣旋 - 天鵝、莫拉克及艾濤的路徑。 
4
圖四:二零零九年八月九日上午11時的可見光衛星圖片顯示颱風莫拉克及熱帶低氣壓天鵝的相對位置。(衛星雲圖接收自日本氣象廳的MTSAT衛星)
5
圖五:二零零九年八月九日下午8時紅外線衛星圖片所顯示的颱風莫拉克。(衛星雲圖接收自日本氣象廳的MTSAT衛星)
參考資料:
[1] 「藤原效應 -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九日天文台網誌」,香港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