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太空天氣和極地飛行

太空天氣和極地飛行

趙孔儒
2009年6月

極地航機飛越非常高緯度地區﹙>78oN﹚。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開始,飛越北極的主要是往來亞洲和北美之間的長途航機。極地飛行的數量在過去十年急劇增加。
年份 一家美國航空公司跨極飛行的數字
1999 12
2007 1832
表1 -  商用飛機的跨極飛行近年增長顯著﹙來源:The Potential Role of WMO in Space Weather, WMO, 2008﹚
極地飛行不僅節省時間和燃料,亦降低營運成本。
跨極飛行航線 航機每次飛行節省的時間
亞特蘭大 - 首爾 124 分鐘
波士頓 - 香港 138 分鐘
洛杉磯 - 曼谷 142 分鐘
紐約 - 新加坡 209 分鐘
表 2 - 跨極飛行每班航機節省時間的例子﹙來源: Integrating Space Weather Observations & Forecasts into Aviation Operations, AMS & SolarMetrics, 2007﹚
在強烈的太陽活動期間,移近地球的太陽風帶電粒子會受困於地球的磁場,並受地球磁場引導到達地磁極地區,這樣間中會造成美麗的極光現象。不過,它對在極地飛行中的航機也帶來較高的輻射劑量 。 經常飛行的飛機師、機組人員和乘客,須作防措施。〔請參考「輻射小知識 - 飛行和宇宙輻射」有關題目的文章〕
參考資料:
[1] "Integrating Space Weather Observations & Forecasts into Aviation Operations" -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 SolarMetrics Policy Workshop Report, March 2007.
[2] "ICAO News Release" -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24 January 2001.
[3] "The Potential Role of WMO in Space Weather" - WMO Space Programm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April 2008.
[4] "Space Weather and Polar Operations - An Airline's Perspective", by Gene Cameron, in "Space Weather: An Evolving Science & Policy Issues" seminar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8 July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