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輻射有解藥!?

輻射有解藥!?

梁浩明、李淑明
2022年7月

圖一  角色︰鹽、碘片、放射性碘(碘-131)。


2011年日本大地震,伴隨的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當時香港謠言滿天,甚至聲稱「食鹽可以抗輻射」。其實,這些謠言從何而來?正確做法又是甚麼?讓我們一一拆解這些謎團。
鹽︰「回想2011年日本發生大地震後,網上流傳福島核電站洩漏出來的放射性物質可能會隨風擴散到香港,因而引起全城「盲搶鹽」。其實是甚麼因素令人聯想到食鹽可以抗輻射,甚至連我最後樽鹽都搶走埋?」
放射性碘︰「可能是擔心放射性碘從核電站洩漏出來,又聽過碘片在核事故的應用,就誤以為所有含碘的食物都是輻射解藥吧!」
鹽︰「其實發生核事故時,為甚麼要關注放射性碘?食碘片的原理又是甚麼呢?」
放射性碘︰「放射性碘(碘-131)是鈾經過核裂變過程後生成的其中一種主要產物。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又有放射性物質洩漏,放射性碘就會釋放到大氣當中並視乎當時的風向、風速、大氣穩定度和降雨情況等氣象因素擴散。放射性碘對人的影響可分為外輻照和內輻照。外輻照是指放射性碘沉積在皮膚或衣服上,這些放射性碘只要利用清水和肥皂清洗、或以紙巾拭抹清除。內輻照是指若放射性碘進入體內(包括吸入或進食),就會被甲狀腺吸收積聚,因而增加患上甲狀腺癌的風險。如果在輻照前或輻照後數小時內服用甲狀腺封閉劑,便可封閉甲狀腺,減少放射性碘積聚在甲狀腺內。」
碘片︰「穩定性碘是甲狀腺封閉劑的一種,一般以碘化鉀(KI)製成。由於碘化鉀是扁平的白色圓形藥片,因此亦俗稱「碘片」。若在適當時間內服用碘片,穩定性碘便會飽和甲狀腺,令外來的放射性碘無法積聚在甲狀腺,只能排出體外。」
鹽︰「說到這裡,我大概明白謠言從何而來了。可能大家以為食鹽含「碘」,因而傳出「食鹽可以抗輻射」的謠言。其實,本港出售的食鹽大部分都不含「碘」,即使是含碘的食鹽,其碘含量亦很少,基本上每日要進食數公斤含碘食鹽,才能有相當於一粒碘片的劑量。然而,服用過量食鹽會影響健康,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或腎病的人士。」
碘片︰「大家亦要知道,碘片只是甲狀腺封閉劑,並不是「輻射解藥」。它不會為放射性碘以外的其他放射性物質提供保護,亦不能抵禦外輻照。再者,該藥物亦須於發生輻照前或後短期內服用以達最高效用。還有,服用額外的劑量不但不會加強保障,反而會增加副作用的風險。有個別健康問題的人士亦不應服用封閉劑。所以,碘片不應隨便服用,只有在政府的建議下才可服用。」
放射性碘︰「總括而言,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大家切勿驚慌,應保持冷靜。短時間洩漏放射性物質引致的輻射煙羽可能因應風勢及其他天氣狀況,迅速經過有關地區。在這情況下,進入屏蔽所(即留在房屋或建築物內並關上門窗及關閉向外的通風口)是最佳的防護方法。同時,大家應留意電視台和電台廣播,或瀏覽大亞灣應變計劃的網站,以查閱緊急事故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