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無線網絡通訊產品有多安全?

無線網絡通訊產品有多安全?

楊少蕙

隨著科技發展及使用無線網絡傳遞資訊的需求不斷增加,越來越多通訊產品依賴電磁波傳送數據。當我們享受這些產品帶來的方便時,我們亦要面對使用它們的安全問題。
無線網絡通訊產品會帶來甚麼輻射?
無線網絡通訊產品,例如流動電話和無線上網設備,都是利用電磁波作為傳送媒介,所以它們在操作時會放出電磁輻射。一般電磁輻射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而無線網絡通訊產品所放出的電磁輻射是屬於非電離輻射。
甚麼是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
非電離輻射一般是指低能量的電磁波。常見的例子有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微波及無線電波等。非電離輻射的低能量祇能夠引起分子振動和產生加熱效應。 電離輻射則與非電離輻射相反,它是帶有高能量的電磁波,例子有X光和伽瑪射線等,它有足夠高的能量與原子產生互相作用,令原子或分子中的電子游離。有關電離輻射更多的資料,可瀏覽教育資源內的「電離輻射」一欄。
非電離輻射有哪些來源?
非電離輻射可以根據其來源分為天然和人為兩種。天然的非電離輻射源於自然現象例如閃電和太陽熱輻射等。人為的非電離輻射主要來自日常使用的一些會釋放電磁波的儀器,例子包括電視台發射站、雷達系統、高壓變電站、微波爐、電腦和流動電話等。
非電離輻射對健康有什麼潛在的影響?
非電離輻射的能量使人體裡的水分子相互磨擦,令體溫增加,可能給體內器官帶來損害。非電離輻射也可能干擾人體本身的弱電磁場,刺激神經和肌肉。我們經常暴露於各式各樣天然和人為的非電離輻射,為此,香港特別行政區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 (OFCA) (2012年3月前名為「電訊管理局」)現時有一套業務守則,以減低工作人員和公眾人士受非電離輻射照射的危險,這守則是參考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 (ICNIRP) 而訂立的。有關無線電基站及手提流動通訊器材的輻射安全, 請參看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網頁。
射頻輻射警告標誌
射頻輻射警告標誌是用來標明一個地方的電磁場可能超過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建議的限制(參考資料來源: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
使用流動電話是安全的嗎?
當人們使用流動電話時,電話會向發射站傳送無線電波。一般來說,流動電話在待機時的輻射強度較小,在通話時會加大一些,並且在電話剛接通時達到最高。因為流動電話輸出的功率低,所以祇會產生微弱的輻射。很多研究指出,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流動電話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對健康有害。
流動電話用途廣泛,頗受大眾歡迎
流動電話用途廣泛,頗受大眾歡迎
Wi-Fi網絡的輻射水平有多少?
Wi-Fi,即 Wireless Fidelity 的縮寫,是一個無線網絡通訊的標準,用來支援短範圍(一般大約100米)內的互聯網服務。雖然Wi-Fi設施會釋放非電離輻射,但有研究結果顯示,其輻射強度祇及一般流動電話不足百分之一,對人體組織的影響很低,可謂微不足道。現時全港有很多私營消遣場所為顧客提供Wi-Fi設施,讓他們可以使用電子手帳和手提電腦無線上網。
無線射頻識別 (RFID) 系統對我們的健康有影響嗎?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又稱作RFID或電子標籤,是一種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一個RFID系統具備無線電收發機及天線,能夠向標籤發出無線電訊號,並收回來自標籤的訊息,再將訊息轉送到數據處理器。這種技術可應用於跟蹤貨物、統計商品銷售資料與防止店舖盜竊等。由於RFID的應用多元化,它在香港受歡迎程度逐漸增加,例如香港機場管理局使用RFID系統來標籤及追蹤旅客的行李,而多間本地公共運輸系統和零售商的電子收費系統都採用智能卡。根據研究,RFID系統發出的輻射強度遠遠低於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指引的參考水平,有可能帶出的健康影響也是很少。
在香港公共運輸廣泛使用的一款RFID付款工具
在香港公共運輸廣泛使用的一款RFID付款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