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劃地為牢逆溫層

劃地為牢逆溫層

張敏思
2019年1月

《西遊記》第50回說到孫悟空去化齋,要留下唐僧但又擔心附近有妖怪,於是取出金箍棒在地下畫了一個圈,囑咐師父道:「老孫畫的這圈,強似那銅牆鐵壁。憑他甚麼虎豹狼蟲,妖魔鬼怪,俱莫敢近。但只不許你們走出圈外,只在中間穩坐,保你無虞。」看倌要知道,孫行者造的這個隱形結界,大氣層中有時亦會出現。
在大氣層底部,氣溫一般會隨高度增加而下降。在標準大氣中從地面向上爬升直至對流層,每升高1000米,溫度就降低約6.5°C。然而在實際大氣環境中,有時高度增加時氣溫反而上升,這種倒置的溫度結構被稱為逆溫層。
我們可以利用溫熵圖上的氣溫剖線輕易找出逆溫層的所在 (圖一)。它常出現於晴朗微風的冬天晚上。沒有了雲的遮蔽,地球表面熱量能自由散發到大氣外,並令接近地面的空氣溫度迅速下降。微弱的風力減少了下層已變冷的空氣與上層仍較暖的空氣互相混合,以致出現了明顯下冷上暖的逆溫現象。這種輻射逆溫層通常在黎明前出現,並隨著日出帶來的增溫而消失。
孫悟空畫的圈子是否銅牆鐵壁很難知道,但逆溫層可真算是隱形的蓋子呢!逆溫層出現時,下面的空氣較冷較重,不會無故向上升;上面的空氣較暖較輕,亦不會自然地下沉。缺乏垂直運動趨勢的空氣總是穩定的,難以形成對流。處於逆溫層下的空氣就猶如給一幅被覆蓋住,不容易逃離到高空去。當有細微的塵粒排放到空中,便會積聚起來,揮之不散,慢慢形成煙霞天氣,使能見度降低。
逆溫層也會影響飛行活動。它阻礙上空和下方氣流的混合,故其上方及下方空氣的密度、風向、風速可以很不一樣。當飛機爬升或下降穿越強逆溫層時可能會因浮力及風向風速的變化而遇到風切變或湍流,從而影響飛行安全。
逆溫層這幅「牆壁」不只限制了空氣的對流,就連聲音的傳播也不放過!由於聲波在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較快,出現逆溫層時向上傳播的聲音與其傳播方向會彎向冷空氣的方向,把聲音傳到更遠的地方,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形容的正是這個場景。
另一方面,逆溫層的存在卻能讓我們看到美麗的雲海景緻。春天時,香港受暖濕海洋氣流影響,地面吹輕微東至東南風,逆溫層阻礙雲層向高空發展,有利於層狀雲的形成。只要逆溫層維持在山頂以下,雲比山矮,我們就能看到騰雲駕霧般仙境一樣的景色(圖二)。
天文台的飛行運動天氣資訊網頁有當天的溫熵圖,而本港地區航空天氣預報則提供了逆溫層、雲種、雲量,以及雲底高度的資料。
圖一
圖一   溫熵圖顯示逆溫層。黑線表示探空氣球量度的氣溫,而紅線表示露點溫度。黑線相對於等溫線(綠線)向左傾斜表示溫度隨高度下降,屬於正常大氣的情況;相反,黑線向右傾斜代表溫度隨高度上升,顯示該高度層出現逆溫。圖中橙色陰影標示的就是逆溫層
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