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天文台於報章刊登的文章 Newspaper Articles by Hong Kong Observatory

天文台於報章刊登的文章 Newspaper Articles by Hong Kong Observatory


目錄

黃茅洲自動氣象站

蘇志權

懷著緊張但興奮的心情給人民入境事務處的同事檢查過証件後,我終於登上了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的直昇機,目的地是香港以南五十公里一個渺無人跡的荒島─黃茅洲。與我同行有我的一班在香港天文台專責電子安裝及維修的同事,及來自廣東省氣象局的朋友。此行的任務是到黃茅洲維修建在島上的一個自動氣象站。

在飛行途中,我不其然想起十多年前開始建立黃茅洲自動氣象站時的情景,當時上島唯一方法是租用漁船,同事要在海上經過不少的風浪才能到達黃茅洲。加上黃茅洲並沒有供船停泊的碼頭,上島時還要由船跳上岸邊滿佈青苔的濕滑的巖石上,聽說曾經有同事差點兒失足掉下海中,可想像當初要建立和維修這個自動氣象站,是要冒著生命危險的。及後得到廣東省氣象局的安排,租用直昇機由珠海飛往黃茅洲自動氣象站進行維修工作,但我們仍要早一天便帶備所有維修零件及工具,從陸路到國內的珠海市先會合廣東省氣象局的同事,然後才轉乘直昇機到黃茅洲。

今次維修黃茅洲自動氣象站,得到廣東省氣象局和中國國家氣象局的鼎力相助,及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的協助下,可安排使用飛行服務隊的直昇機由赤鱲角機場直接飛往黃茅洲,飛行路程大大縮短了。相比從前,我們可舒適得多,最少免了路途奔波之苦。

由於黃茅洲自動氣象站處於偏遠的島上,不可能進行頻密的維修工作,所以氣象站的數據收集系統的設計亦經過特別考慮,盡量減少自動氣象站損壞的可能性及加強其運作的延續性。由於島上沒有電源的設施,需使用太陽能供電。自動氣象站設計得非常省電,在全無太陽的情況下,也能夠正常運作十五天。過去記錄顯示黃茅洲自動氣象站曾經在大部份時間天陰的情況下,仍能正常運作三個多月。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亦不斷改良自動氣象站的設計。最新的微處理機及電子技術的應用,使自動氣象站處理資料的速度比從前快上四倍;還有其他的電子保護裝置,減少由閃電或雷暴時引至的電磁干擾及破壞,提高自動氣象站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現時我們只需在例行檢查和緊急維修時才會到自動站,通常一年進行一至兩次的檢修工作。

黃茅洲自動氣象站是粵、港合作最早建成的一個離岸自動氣象站,早於1985年7月已經開始運作,成為監測香港以南重要天氣的「前哨站」。為了進一步提高本港監測重要天氣的能力,其後香港天文台和廣東省氣象局合作再多建立三個離岸自動氣象站,它們分別位於沱濘島、內伶汀島及外伶汀島。加上天文台在香港各區建立的23個不停地量度風、氣溫、濕度、氣壓及雨量的自動氣象站和44個只量度風向風速或雨量的自動氣象站,組成一個共有71個自動氣象站的網絡。自動氣象站最大的優點是能夠提供實時的氣象數據,幫助天文台及時和準確發出災害天氣的警告及預報。尤其當有熱帶氣旋由南面接近廣東沿岸的時候,對於追蹤熱帶氣旋的路徑及鑑定熱帶氣旋中心的位置及強度非常有幫助。

維修當日,我們和廣東省氣象局的同事都做得汗流浹背,但想到可以為香港市民及廣東沿岸的居民服務,維修一個那麼重要的離岸自動氣象站,間接幫助及時和準確發出災害天氣的警告及預報,減少災害天氣帶來的人命傷亡及財物損失,我們都深感自豪及欣慰。

﹝文匯報 2000年1月28日﹞


※ 多謝文匯報之允許,轉載以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