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天文台於報章刊登的文章 Newspaper Articles by Hong Kong Observatory

天文台於報章刊登的文章 Newspaper Articles by Hong Kong Observatory


目錄

時代添氣象,邁向新紀元

林鴻鋆博士

一位著名學者在上月初主持的講座中,論及古時中國的天氣預報,指出中國為農業社會,天氣預報具首要意義。春播秋收不用說,其他時令節氣和曆象天氣息息相關。那時的天文台台長 — 欽天監,祇以原始的工具為助,克盡厥職,在與國家福祉攸關的事情上負起了卜筮的責任。欽天監用的祇有 “太易”,“六壬”和“奇門遁甲”等“三式”。而 “氣象資料”只在邸報刊行後,才為國人知悉,俾能適時耕作,以求民生作息和協暢順。今天,農業雖然不是香港經濟重要的一環,但作為現代欽天監的我,工作目的在減少氣象所引起的災害,進而造福民生,其中面對的難題,則古今相同。

遠的不說,一九九九年的天氣對香港天文台就是極大的挑戰。九九年的熱帶氣旋來得特別早,才五月天文台就因颱風"利奧"的逼近而懸掛八號風球。至於年內正面襲港的風暴數目亦創了新高,共四個之多。在九月十六日襲港的"約克" 更是近16年來(1983年迄今)首個促使懸掛十號風球的颱風。天文台藉著先進的“三式”,有效及適時地發出預報和警告,將風暴對香港造成的災害減至最低。這“三式”就是天氣監測雷達、運行于高速電腦上的數值模式、和一群訓練有素及經驗豐富的專業天氣預報員。

在這個資訊年代,氣象服務建基于資訊科技的發展。天文台首要任務是將最新的天氣消息和警告,透過不同媒介,迅速及可靠地送達用戶。我們這方面的服務亦比欽天監全面化。欽天監散發消息的途徑獨沽一味,就是印行“邸報”,他的部門是不設直接查詢的。天文台於一九九九年內透過不同途徑一共處理了接近一億人次的直接查詢。香港市民可以隨時致電天文台的「資料查詢系統」或「打電話問天氣系統」查詢最新天氣消息,亦可經傳真收取各種氣象資料和圖像,甚至可透過互聯網瀏覽天文台網頁,取得接近實時的天氣資料及圖像,以及有關地震、天文、潮汐等等的資料。市民亦可透過互聯網校對時間,在這個“改紀換元”的日子共同迎接千禧的來臨。

天文台在一九九九年再獻新猷。除提供一般的天氣預報使市民能夠適時“耕作”外,更新設“寒冷及酷熱天氣警告”,又在互聯網上刊載“香港雨量分佈圖”及“紫外線指數”,讓市民可以更妥善地計劃戶外活動。

踏入千禧年,我們會繼續利用新科技,致力加強服務。隨著超級電腦的啟用,天文台會運用更高分辨率的數值模式,精確及頻密地模擬天氣的演變,更準確地預報暴雨的來臨。

天文台在公元二千年元旦開始發放未來五日的天氣預報,亦將於今年內在尖沙咀區設立一個資源中心,方便市民查閱氣象資料。天文台亦會進一步發展網上資訊,滿足各種不同的需要。此外,我們會在颱風襲港期間,繼續安排專業預報員隨時報告最新的天氣情況,俾市民能更有效地掌握資料,執行防風措施,為自己的作息定下妥善的安排。

天文台的工作是多元化的,負責的範圍比欽天監要廣闊得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由公眾天氣服務到航空、航海氣象服務,輻射監測以至大亞灣應變計劃都一一肩負。我們在上述各方面的工作亦應用了最新的監測、預報、評估及資訊科技。但由於篇幅有限,以後有機會再一一細說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亞灣應變計劃好像與天文台無甚關連。但事實上,流動的空氣是將輻射物質帶來香港的途徑之一。下雨的話,更會將這些物質沖洗到地面。因此,我們亦把“三式”應用在監測、預報及評估香港市民可能受到的輻射劑量上,天文台因而亦順理成章地肩負起大亞灣應變計劃這個與香港市民福祉攸關的工作了。

天文台百多年的歷史,從時間球到原子鐘、無線電探空儀到氣流剖析儀、以人手操作觀測儀器到自動氣象站、人手傳遞到經由互聯網放送航空氣象資料、摩斯電碼到國際海事衛星廣播、以至固定輻射監測站到空中輻射監測系統等等,都見証天文台與時並進,致力服務市民的決心。

我在這裏感謝文匯報安排每週刊登有關天文台的文章,使廣大讀者能了解我們的工作。 踏進新紀元,香港天文台會繼續提供專業服務來保障市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並且為社會的美好將來作出貢獻。

天文台台長林鴻鋆博士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七日
舉行的「大帽山天氣雷達及超級電腦啟用儀式」中致辭

香港天文台台長林鴻鋆博士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七日舉行的
「大帽山天氣雷達及超級電腦啟用儀式」中致辭。



﹝文匯報 2000年1月7日﹞


※ 多謝文匯報之允許,轉載以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