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潮汐小常識

潮汐小常識

李健威

乘搭渡海小輪時,你會選擇坐上層或是下層呢?我較喜歡坐下層,因為下層較接近海面,可以讓我感受一下清涼的海風。小輪泊岸的時候,不少乘客會走到船的中間位置,準備當跳板放下就立即走上岸。但是,大家有沒有見過船的下層跳板因水位過低而未能連接碼頭的下層出口呢?這時候乘客又怎樣上岸呢?答案是利用小輪上層跳板連接碼頭的下層出口讓乘客上岸。如果你在今年(二零零四年)七月四日黃昏乘坐渡海小輪,你可能會經歷到上述的奇景。
海面水位受潮汐現象影響,通常每日都會有兩次漲潮和兩次退潮。潮汐變化主要受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影響。每月的新月(朔)或滿月(望)前後,地球、月球和太陽三者連成一線,水位會升得特別高和降得特別低,我們稱之為大潮。上弦月或下弦月的時候,地球、月球和太陽三者成一直角,水位升降變化最小,我們稱之為小潮。此外,由於月球運行及地球公轉的軌道呈橢圓形,及地球自轉軸傾斜的影響,令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出現變化。如果條件配合,可以出現較大的大潮,如七日四日的海面水位甚低的情況。
其實除了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外,大氣壓力和風等氣象因素對海面水位都有影響。通常大氣壓力每減少一百帕斯卡,海平面便會上升約一釐米,向岸風亦會把海水往岸邊推高而令水位上升。遇到颱風時,由於颱風中心附近的氣壓極低而風力極大,所引發的海平面異常上升甚為顯著,這現象稱為風暴潮。當風暴潮遇上大潮,會造成嚴重的水浸。歷史上,一九三七年的一個颱風及一九六二年颱風溫黛所引發的風暴潮曾經為新界廣泛地區帶來嚴重水浸。最近一次由風暴潮引起的水浸發生在二零零一年,當時颱風尤特所引發的風暴潮令大嶼山的大澳和新界西北部地區發生水浸。
大潮和小潮的水位變化
大潮和小潮的水位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