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評估機場跑道視程以支援飛機起飛和著陸

評估機場跑道視程以支援飛機起飛和著陸

李聯安
2024年3月

飛行員和空中交通管制員,在低能見度期間必須掌握即時的跑道能見度資訊,以評估是否適合飛機著陸和起飛,而「跑道視程」便是其中一項最關鍵的資訊。「跑道視程」的英語名詞是Runway Visual Range,業界簡稱為RVR。
國際民航組織將「跑道視程」定義為飛行員在跑道中線上能看到跑道的標誌、跑道邊界燈或中線燈的距離。但實際上,「跑道視程」不是直接測量的, 它是根據跑道能見度、背景亮度和跑道燈光強度評估出來的,目的是要盡量代表到飛行員在跑道上將會看到的情況。。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和建議,評估「跑道視程」應使用透射儀(圖一(A))或前向散射儀(圖二(A))作為能見度探測器。這兩類設備的運作原理詳情見圖一(B)和圖二(B)。
在香港國際機場,香港天文台均採用透射儀和前向散射儀這兩類能見度探測器來評估「跑道視程」。 探測器安裝在每條跑道旁的三個地點,包括接地帶(即是著陸位置)、跑道中間點和跑道末端,位置要盡量靠近跑道但又不可以影響飛機運行。由於跑道燈光接近地面,而飛行員的平均視線高度約為跑道上方 5 米,因此安裝能見度探測器的高度,應盡可能在距離跑道中心線約 2.5 米的高度,這樣評估出來的「跑道視程」便可以更好地代表飛行員的觀察高度。除了探測能見度外,裝置亦會探測背景亮度,和取得當時跑道燈光強度數據,來評估「跑道視程」,並將即時的數據傳送到空中交通管制員,再轉送到飛行員。
圖一(A)
圖一(A)  透射儀。
圖一(B)
圖一(B)  透射儀的運作原理。


圖二(A)
圖二(A)  前向散射儀。
圖二(B)
圖二(B)  前向散射儀的運作原理。

參考資料:
[1] 「能見度降低影響航班運作」,何家亮,2012年6月。
[2] 世界氣象組織《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WMO-No. 8。
[3] 國際民航組織《跑道視程觀測和實踐報告手冊》,9328 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