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淺談國際民航組織氣象信息交換模型

淺談國際民航組織氣象信息交換模型

李耀暉、郝孟騫
2019年1月

在《淺談氣象數據編碼》中談及,隨著更高細緻度的氣象數據正不斷增加並在各氣象中心之間交換,傳統的編碼方法已不能有效地處理這些新數據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這當然也牽涉到航空氣象這一範疇,因此國際氣象組織(WMO)於2011年成立了航空XML工作組(Task Team on Aviation XML),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開始聯手制定新一代交換航空氣象信息的標準 –– 這亦是國際民航組織氣象信息交換模式(IWXXM)的由來。
什麼是IWXXM?
IWXXM由兩部分構成,分別為统一建模語言(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概念模型與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在業務運作上,IWXXM可理解成以XML格式表達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 3 (國際航空氣象服務)內載列的傳統字符代碼(TAC)產品,其中包括機場天氣報告METAR, 機場天氣預報 TAF及危險天氣警告SIGMET等等。
圖一
圖一   以IWXXM格式表示的機場天氣報告(METAR)
採用IWXXM的好處
XML格式有利電腦系統之間的資料交換,方便轉化成其他格式適合不同的用途。XML具有可擴展的特性,方便處理新增的資料/數據。而XML的結構與元數據(Metadata)亦方便更有效率地驗證數據。IWXXM將令航空氣象資料更流通,配合ICAO全球空中航行計劃下的航空系统組塊升級(Aviation System Block Upgrade, ASBU),以支援未來需要更多精準數據、更先進的航空氣象服務。
IWXXM版本1.0 已在2013年9月發布,而最新版本3.0會在2019年年中獲WMO核準使用,預料IWXXM將會在2020年國際民用航空公約附件 3 的第79次修訂中成為必須符合的標準。讓我們齊來迎接數據澎湃的世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