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1925 年的普慶坊災難

2017年5月15日

香港山多,在暴雨期間容易受到山泥傾瀉的威脅,特別是在已發展地區的陡坡。多年來,香港曾發生過多宗嚴重的暴雨事件,並引發災難性的山泥傾瀉,造成了嚴重的人命損失。除了 1966 年和 1972 年眾所周知的嚴重山泥傾瀉事件外[1, 2],香港歷史上另一次災難性的山泥傾瀉發生於 1925 年的普慶坊,一個在港島堅道附近的寧靜半山豪華住宅區。

1925 年 7 月 17 日上午 9 時左右,在堅道對下賢美里[3]的護土牆經過數天大雨後倒塌,大量山泥湧下普慶坊,並沖毀了 12 至 16 號共7間四層高的住宅(見圖一及圖二),內有約30戶家庭,共有75人在這可怕的悲劇中喪生[4]。其中,居住在 12 號的業主前東華三院主席兼定例局(後稱立法局)議員周少岐太平紳士及其大部分的家庭成員共 11 人同遭劫難,而其子周埈年大難不死,後來獲委任為行政及立法局議員,1956 年更受勳為爵士。13-14 號屬南北行創辦人之一和東華三院第三任主席招雨田的後人,而 15 號則屬富商及曾經出任東華三院首總理的黃伯臣,可見普慶坊山泥傾瀉的受害人士都是富商和「達官貴人」。這場雨災也是當時香港開埠以來的最致命的一次,香港各大中西報都頭條報導[5],事件在社會迴響之大可想而知。以單一山泥傾瀉事件計,其死亡人數仍然列居首位(見表1)。

表1



圖一

圖一1920 年代普慶坊附近一帶街道的草圖



圖二

圖二工人於 1925 年 7 月清理普慶坊倒塌的擋土牆和房屋的瓦礫(岑智明先生提供相片)


如圖三所示,1925 年 7 月 14 日至 16 日香港天氣不穩定及間中有大驟雨,期間在天文台錄得約 140 毫米雨量。天氣在 7 月 17 日清晨進一步轉壞,有傾盆大雨,午夜至上午九時天文台錄得超過 240 毫米雨量。整體而言,天文台於 7 月 14 日至 17 日期間的總雨量約為 404 毫米。雖然普慶坊附近並無雨量站,但根據植物及林務部當時的報告,植物公園於 1925 年 7 月 14 日至 17 日的總雨量約為436毫米(17.17英寸)[9] ,顯示期間港島的雨量可能與尖沙咀天文台錄得的雨量相若或略高。

圖三

圖三1925 年 7 月 14 日至 17 日香港天文台錄得的每小時雨量


從當時的天氣圖可見,7 月 14 日晚一個向北移動的熱帶氣旋在香港以東的汕頭附近登陸,並在隨後兩天於中國東部減弱(圖四)。熱帶氣旋登陸後,影響廣東沿岸地區的西南季候風轉趨活躍,並在 14 日至 17 日為本港帶來不穩定天氣(圖五至圖七)。其間天文台在 14 日上午 4 時 10 分至 15 日上午 10 時懸掛5號本地風暴信號(當時代表烈風預料由西面吹襲香港)。巧合的是,這與一年後(即 1926 年)另一場歷史性暴雨的主要成因非常相似,當時的大雨也是由一個在汕頭附近登陸的熱帶氣旋所導致的[10]。但有一點奇怪的是,根據當年熱帶氣旋的路徑記錄,這兩個熱帶氣旋都是在香港以東登陸後繼續向北移動,但卻為香港帶來暴雨。反觀我們今天的認識[11],當熱帶氣旋在香港東北登陸後再往西移至香港的北面時(在東經 115 度或以西),大雨往往會因西南季候風增強而在香港出現。究竟這兩個為香港帶來雨災的熱帶氣旋有沒有比天文台記錄中的路徑更為接近香港的北面呢?這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圖四

圖四1925 年 7 月 9 日至 16 日影響普慶坊山泥傾瀉的熱帶氣旋路徑



圖五

圖五1925 年 7 月 14 日下午2時的天氣圖



圖六

圖六1925 年 7 月 17 日上午 6 時的天氣圖



圖七

圖七1925 年 7 月 14 日至 17 日香港天文台錄得的每小時風向及風速。 風速是天文台總部的 Beckley 風速儀錄得的數據及採用天文台第 66 號技術報告中建議的轉換因子[12] 所計算。


在死因庭聆訊中,代表天文台的署任台長謝非士 (Charles William Jeffries) 分析了六月和七月的雨量記錄。他表示這場暴雨的雨量雖然並非前所未有,但亦不常見,類似的大雨事件過去只有出現過三次,分別在 1885 年、1891 年和 1892 年。當日天文台的降雨量應與普慶坊差別不大[13]。總結工務局工程師和專家證人的作供,這次護土牆倒塌主要與護土牆的安全系數不足、排水系統不善和 1923 年的護土牆檢查判斷錯誤有關。法庭亦提出了以下改善建議[14]

  1. 在附近一帶同類型的護土牆必須再詳細檢查,然後加固或重建;
  2. 成立專家小組研究改善工務局在馬路和房屋與附近建斜坡或護土牆的責任和監管,並改善其排水系統;
  3. 專家小組必須是獨立人士,可以向政府提議修改建築物條例。

其後在 1925 年 9 月 24 日的定例局會議通過撥款 $241,750 維修雨水渠[15]。10 月 22 日的定例局會議上政府承諾進行有系統性巡查全港護土牆,但強調政府無責任運用公帑維修私人護土牆,他們只會通知業主維修有問題的護土牆[16]。1925 年 11 月6日,加拿大地質專家 William Lawrence Uglow 博士抵港進行全面地質測量,於 1926 年 4 月 21 日提交工作報告。他指出風化花崗石非常薄弱,普慶坊護土牆倒塌是典型例子[17]。但報告重點是開發地下水的可行性。政府以此做法算是回應了成立獨立專家小組的意見。

在 1926 年發生的暴雨雖然雨量破了歷年紀錄,但死亡人數相對較少[10],災情比起 1925 年的輕。修改建築物條例因此到 1935 年才交到定例局,其後通過,加入了管制地盤平整工程,將護土牆的最高高度定為25米,排水孔須每三平方米設一75毫米直徑排水孔,牆後須設疏水層,設計須附應力圖,並增加違例罰款至 500 元[18]

結語

1925 年的普慶坊慘劇,以單一山泥傾瀉事件計的死亡人數仍然列居香港首位。雨量需然沒有創新紀錄,但因護土牆的安全系數不足、排水系統不善和護土牆檢查判斷錯誤而出現。我們要了解百年前(落成時計) 香港的土力工程知識遠比今天貧乏,護土牆的安全系數不足是事後的評估,這並非完全是當年工程師的失誤。意外或災難的出現往往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多個同時出現的因素而做成的。無獨有偶,1972 年的「六一八」雨災的累積雨量記錄也不是歷史紀錄[19],但因山泥傾瀉而死亡的總人數也是香港前所未見。政府在 1977 年成立土力工程處後,人造斜坡的鞏固和維護工作大為改善,因山泥傾瀉而死亡的人數大幅下降(圖八)。可見政府在保障斜坡安全上是走對方向。

在氣候變化的趨勢下,極端天氣包括大雨會越來越多,天然山坡的穩定性將會受到考驗[20]。我們必須要防患未然,汲取歷史的教訓,大家齊心協力,繼續做好保障斜坡安全的工作,並提高市民對天然山坡山泥傾瀉災害的警覺性和加強社區的抗災能力,使香港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圖八

圖八香港山泥傾瀉死亡人數 (資料來源 : 土力工程處)




李子祥、馬冠堯*及岑智明
(*馬冠堯先生是退休政府工程師,亦是一位香港工程歷史愛好者,現為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席副教授)


參考資料:

[1] T. Y. Chen, 1969 : The severe rainstorms in Hong Kong during June 1966, Supplement to Meteorological Results 1966, Royal Observatory, Hong Kong. 香港天文台 (以英文發表)

[2] T. T. Cheng and Martin C. Yerg, Jr, 1979 : The severe rainfall occasion, 16-18 1972, Royal Observatory Technical Note No. 51. 香港天文台 (以英文發表)

[3] 賢美里現在已不存在。

[4] Report of the Director of Public Works for the year 1925 工務司 1925 年報告(以英文發表) http://sunzi.lib.hku.hk/hkgro/view/a1925/576.pdf

[5]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25 年 7 月 18 日; China Mail, and Hong Kong Daily Press 1925 年 7 月 20 日; 華僑日報 1925 年 7 月 18 日。

[6] 何佩然, 2003: "風雲可測:香港天文台與社會的變遷", 香港大學出版社, 364 pp

[7] Unforgettable Incidents @ Kwun Tong, https://mmis.hkpl.gov.hk/kt_03

[8] Yang, T. L., S. Mackey and E. Cumine, Final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f Inquiry into the Rainstorm Disasters 1972, GEO Report No. 229 (以英文發表)

[9] Report on the Botanical and Forestry Department for the Year 1925, Appendix N to Hong Kong Administrative Report for 1925. 1925 年香港政府行政報告 (以英文發表) http://sunzi.lib.hku.hk/hkgro/view/a1925/573.pdf

[10] 1926 年的驚人暴雨 http://www.hko.gov.hk/blog/b5/archives/00000135.htm

[11] Lam, H.K., 1975: The August rainstorms of 1969 and 1972 in Hong Kong. Hong Kong Observatory Technical Note No. 40 (以英文發表)

[12] W.C. Poon, HKO Technical Note No. 66, 1982: Tropical cyclone causing persistent gales at the Royal Observatory 1884-1957 and at Waglan Island 1953-1980 (以英文發表)

[13] Hong Kong Daily Press, the China Mail and Hong Kong Telegraph, 1925 年 7 月 25 日。

[14] Hong Kong Telegraph, 1925 年 9 月 5 日。

[15] Report of Hong Kong Legislative Council Meeting on 24 September 1925 (以英文發表)

[16] Report of Hong Kong Legislative Council Meeting on 22 October 1925 (以英文發表)

[17] WL Uglow,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the Colony of Hong Kong, 1926 (以英文發表)

[18]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No. 300, 12 April 1935 (以英文發表)

[19] 1972 年 6 月 16-18 日每天的日雨量連續三天都超過 200 毫米,這是天文台有記錄以來從未出現過。

[20] 土力工程處,2016:「香港的天然山坡山泥傾瀉災害」http://www.cedd.gov.hk/tc/publications/geo/naturalterrain.html

[21] Telegram from the Governor of Hong Kong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on 30 May 1957, reporting the damages of the rainstorm on 22 May 1957 (以英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