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一山還有一山高:1889年的世紀大暴雨

2016年12月20日

香港在過去一個世紀曾經歷過多場嚴重暴雨。我們之前談及過 1926 年 7 月 19 日那場驚人暴雨[1],在香港天文台一天下了 534.1 毫米的雨,但原來一山還有一山高 ─ 1889 年 5 月 29 至 30 日的世紀大暴雨所保持的雨量紀錄比 1926 年的更多,24 小時內竟然錄得 697.1 毫米,即全年的三分之一雨量!

破紀錄的雨量

根據香港天文台的氣象記錄[2, 3],這場世紀大暴雨始於 1889 年 5 月 29 日凌晨,雷暴連續不斷地由西南往東北影響香港。在下午 2 時至 3 時平靜過後,中等強度的降雨重臨,並一直持續至午夜。之後另一場強烈雷暴於 5 月 30 日凌晨 1 時至 5 時期間在香港境內肆虐。除了暴雨,閃電亦閃個不停,雷聲徹夜轟鳴。雖然暴雨於早上 6 時後稍為減弱,但雨一直維持到當天下午較後時間才停止。

這場暴雨至今仍然保持著香港天文台多項最高雨量紀錄,包括連續 3 小時雨量、連續 4 小時雨量、連續 24 小時雨量、連續兩天至連續七天雨量等 (詳情請參考表一)。考慮到當時天文台的 30 年 (1884 至 1913) 平均年雨量為 2,113 毫米,這場世紀大暴雨在短短 24 小時內下了一年總雨量的三之一!這本身也是一個紀錄。

根據當時量地官 (即後來的工務司) 布朗 (Samuel Brown) 先生就這場暴雨所撰寫的報告[4],港島區的雨量,特別是在山坡上,很可能比位於九龍的天文台更高。可惜的是,太平山頂的雨量計在暴雨期間滿瀉,在天文台文獻中[2]只記錄了一個 24 小時雨量估算 ─ 約 707 毫米 (5 月 30 日上午 10 時為止)。

圖一

圖一香港天文台在 1889 年 5 月 28 至 30 日錄得的每小時雨量。


表一

表一1889 年 5 月 暴雨期間,香港天文台在不同時段內錄得的最大雨量。



暴雨的成因

由於這場暴雨發生在晚清,事隔已久,現在只能以有限的天氣觀測資料 (主要來自九龍尖沙咀天文台總部)來分析當時的天氣形勢。天文台日平均氣壓由 5 月 26 日的 1007.9 百帕斯卡逐漸下降至 5 月 30 日的 1003.2 百帕斯卡。海平面氣壓再分析資料顯示[5],當時一個廣闊的低壓槽支配著中國中、南部,5 月 29 日及 30 日沿岸地區的等壓線較密集。當 5 月 29 日大雨開始時,天文台風向由東風轉為西南風。太平山頂於 5 月 29 至 30 日亦錄得達清勁至強風程度的西南風。由於當時沒有任何熱帶氣旋活動的報告,相信不穩定天氣是源於廣闊低壓槽,同時西南季候風的增強亦為華南沿岸地區帶來充足的水汽,令該區的暴雨得以維持發展。

圖二

圖二1889 年 5 月 30 日海平面氣壓再分析資料 (資料來源: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總署,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物理科學組)。



圖三

圖三香港天文台在 1889 年 5 月 26 至 31 日錄得的日平均風速和風向。



破壞及傷亡

根據報章[6]和量地官的報告[4],1889 年 5 月 29 至 30 日的特大暴雨是香港歷史上最具破壞力的暴雨之一,引致多宗水浸和山泥傾瀉報告。市內交通、電報通訊和大潭水塘食水供應一度中斷。因此,部分市民不得不使用流入分支渠道和河流的泥水作為供水來源[3],對社會及民生帶來嚴重影響。

山泥傾瀉

在港島,暴雨帶來的雨水夾雜著瓦礫嚴重破壞位於半山的己連拿利和雅賓利明渠。在雅賓利明渠 (圖四, 位置A附近開始) 方面,5 月 29 日大潭食水配水庫和位於寶雲道及花園道之上的濾水床 (圖四, 位置C;圖五照片) 因鄉郊建屋地段第 7 號 (圖四, 位置D) 下方斜坡的山泥傾瀉 (圖六照片) 而被嚴重破壞,並被岩石和瓦礫填塞。再加上該天晚上至 5 月 3 0 日清晨出現更大的降雨,導致更嚴重的山泥傾瀉和洪水。估計有 13,800 立方米的泥土從配水庫及濾水床的斜坡被沖走,另外約有同樣體積的泥土從配水庫下方的明渠兩岸被沖走。結果導致部分連接市區和山頂的纜車路軌和兩條橋被沖毀。洪水波及美利兵房 (圖四, 位置E附近;圖七照片),水浸約 0.6 至 1.2 米高,當時駐紮的軍人及地下倉庫需要撤離。

圖四

圖四己連拿利明渠、雅賓利明渠、大潭輸水道(沿寶雲道)及跑馬地的主要受破壞位置圖。



圖五

圖五大潭食水配水庫受損情況 (資料來源: 英國國家檔案館)。



圖六

圖六大潭食水配水庫上方山泥傾瀉 (資料來源: 英國國家檔案館)。



圖七

圖七暴雨後美利兵房的鄰近環境 (資料來源: 岑智明)。


在雅賓利明渠西面約 640 米的己連拿利明渠 (圖四, 位置B附近開始;圖八照片),因受到當時上游山坡的樓宇建築工程影響,流入山溝的水量大大增加 (圖四, 位置F附近)。半山及下游其他地區的洪水和山泥傾瀉導致雲咸街 (圖九照片)、皇后大道中及畢打街 (圖四, 位置G附近;圖十照片) 囤積大量瓦礫。在泄蘭街 (圖十一),洪水導致道路出現1.5至1.8米水浸,道路被沖毀,犁出離地面約 1.5 至 1.8 米的深坑。

圖八

圖八己連拿利明渠受損情況 (資料來源: 英國國家檔案館)。



圖九

圖九暴雨後,中環雲咸街堆積的瓦礫 (資料來源: 英國國家檔案館)。



圖十

圖十暴雨後的中環畢打街 (資料來源: 英國國家檔案館)。



圖十一

圖十一畫家筆下中環泄蘭街洪水的情況 (資料來源: 岑智明)。


沿寶雲道的大潭水道上的斜坡亦發生嚴重山泥傾瀉,水道的磚石有三處地方 (圖四, 位置 H, I, J 附近) 被破壞,涉及約 23,000 立方米瓦礫。其中一場山泥傾瀉約有 3,800 立方米瓦礫由香港墳場一直沖至跑馬地 (圖四, 位置K附近) 的跑道上。山泥傾瀉亦影響柴灣、西區及堅尼地城部分地區。量地官估計在這場世紀大暴雨中,全港出現約數百場不同規模的山泥傾瀉。

傷亡及修復工作

這次暴雨估計共引致 27 人死亡,包括6名在山頂被閃電擊斃的工人,另有 17 人失踪[4, 7]。修復工作主要由量地官布朗先生、署理助理量地官谷柏 (Francis. Alfred Cooper) 先生和皇家工程師 H. Champernowne中校負責。政府財產損失當時估計為 $112,783,佔 1889 年政府年度支出約百分之六[4, 8]

供水

由於大潭水塘供水受阻,市民需要依賴薄扶林水塘供水。但由於泥土流入水塘,水質成為關注重點。當時有立即進行水質測試[9]。供水因此成為量地官當務之急[10]。在 1889 年暴雨之後,政府於 1890 年成立了水務和渠務署 (Water and Drainage Department) 處理食水和污水事務[11]

總結

這場發生於 19 世紀的大暴雨所打破的雨量紀錄和做成的破壞的確相當驚人,至今還有多項雨量紀錄尚未被打破。在氣候變化越演越烈的趨勢下,極端天氣包括暴雨出現的頻率將會愈來愈高,舊的雨量紀錄(包括 1 小時和連續 2 小時的紀錄)在近年已陸續被打破,這場世紀大暴雨再臨只是遲早的問題。

最近,即將退休的土力工程處處長汪學寧先生亦形容山泥傾瀉這隻「睡獅子」已經「醒醒地」,雖然一般人造斜坡的山泥傾瀉風險較大,但當雨量到達某個程度,天然山坡會有較大反應,有可能引致山泥傾瀉發生[12]。當年的量地官估計在 1889 年大暴雨中,全港出現約數百場不同規模的山泥傾瀉,如果在可見的將來這場世紀大暴雨甚至更大的暴雨重臨香港,我們又是否完全準備好呢?面對氣候變化所帶來與日俱增的風險,我們的確需要提高警惕和做好準備,並且加強公眾教育,確保香港具備應變能力。



李子祥、岑智明及馬冠堯*
(*馬冠堯先生是退休政府工程師,亦是一位香港工程歷史愛好者,現為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席副教授)


參考資料:

[1] 1926 年的驚人暴雨 http://www.hko.gov.hk/blog/b5/archives/00000135.htm

[2] Hong Kong Observatory, 1890: Observations made at the Hong Kong Observatory in the year of 1889. (以英文發表)

[3] Chan, C. W., 1976: The rainstorms of May 1889 and July 1926, Royal Observatory Occasional Paper No. 33. (以英文發表)

[4] S Brown, 1889: Report on great storm of 29th and 30th May 1889. (以英文發表)

[5] 二十世紀再分析資料(V2),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總署,地球系統研究實驗室,物理科學組 (以英文發表) http://www.esrl.noaa.gov/psd/data/composites/subdaily_20thc/index.html

[6] "After the great storm", China Mail, 31 May 1889. (以英文發表)

[7] 何佩然. 《風雲可測 - 香港天文台與社會的變遷》. 364 頁.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大學出版社, 2003.

[8] Hong Kong Government, 1890 : Report on the blue book and departmental reports for 1889. (以英文發表)

[9] Hong Kong Telegraph, 30 May 1889. (以英文發表)

[10] China Mail, 1 June 1889. (以英文發表)

[11]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No. 215 of 1890. (以英文發表)

[12] 星島日報,2016 年 12 月 19 日